本帖最后由 东方耳 于 2018-9-19 20:30 编辑
我来帮你发点福利
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每年到中秋时段,诗人兴致就会被点燃,写月亮的诗词就特别多。在大家较为熟知的《唐诗三百首》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有《关山月》,《静夜思》,《竹里馆》,《枫桥夜泊》等等。因此月亮本身就是诗词中的常客。
而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直接提及月亮的诗品分别有:【沉着】,【高古】,【洗练】,【绮丽】,【缜密】,【清奇】。在网上可以比较容易查到二十四诗品,大家对这几个诗品的字面也有不同的个人理解。去欣赏前人的文章之前,不妨先来分析一下使用月亮的几个特性。
月亮的第一个特性,来源于视觉的直接观测,就是周期,月亮的周期,短则一夜,说的是起落,长则一月,说的是盈亏,再长是一年,说的是盈中之盈,比如现在的中秋。如果月亮和其他天体一起,还能体现出更大的时长,但古人的自然知识有限,因此月亮一年的周期,基本就是比较容易使用的特性。因为这个周期的恒定,古人的思维发散开去,能够用这种恒定的周期去比较一些变化无常的事情(如《泊秦淮》,月下歌女唱亡国音,江山易转,明月依旧);或者一些期盼要到来,但有迟迟未到来的事情(如《泊船瓜洲》,明月何时照我还);因此周期性,就是月亮第一个意象。
月亮的第二个特性的第一半,来源于视觉的间接观测。古代不像现在,没有过多的霓虹灯,靠烛光火把照明,受限于燃烧率,所在位置,光亮度是有限的。因此月光和星光在夜晚中,如果能够清晰地被看见,则说明当晚的天气非常的清爽。在李渔《笠翁对韵》中就有,“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同样李白《静夜思》中也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描述,一个是通过月亮下的远景,一个是通过月光在地上的投影,在描述过程中都会外借其它物件来参照,前者是山寺,后者是投在地上的月光。通过使用物件来表达能见度这样的描述来反衬当时环境的清朗。当然,也有反例,比如说,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里的写的就是月下能见度极差的恶劣环境。通常这个能见度的好坏也会直接引申到当时的环境好坏。
月亮的第二个特性的另一半,也是来源于当时环境的其他综合感觉,这里之所以要和前面分开,最主要的是因为,人类有90%的信息都是来源于视觉,这里所以视觉和其他感觉就分开了。作为这个其他综合感觉,月亮往往是一个引子,真正的主导者是“夜”。由于照明设备的局限性,古人的夜生活和现在比,可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夜”,往往会带有更多更深层的含义。比如说,在同一个节令下,夜一定会比昼更温度低。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还有前面说李白的《静夜思》“疑是地上霜”,不但皎洁,而且阴冷。除了寒之外,有时后也会是一种清爽,当然清爽在古诗词中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也是美梦和沉思的破坏者,把人从遐想中带回现实。如冯延巳的《雀踏枝》,“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因此月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当时环境,再通过当时环境的好坏,来表达当时人的感受,或对描述事物的想法和期望。
月亮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地域,因为只要在地表,基本上一年中大部分夜晚都能看见月亮,因此在地域上上的延伸,这个也是古人常用的意象,前面说过的《静夜思》, 《望月怀远》都是此中的代表作。
总的来说,这三个特性都是源于观测者,第一个来源于认知,第二个主要来源感官,第三个来源于认知与感官。如果用这种角度去观察事物,除了月亮之外,别的事物也适合这样使用,总结起来就如同下面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