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它] 粤语小课堂 冇鞋挽屐走

[复制链接]

8423

金钱

700

贡献

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2141

飘墨劲旅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杭州西湖景区发生了一桩疑似游客穿日式木屐和纸伞游玩而被其他游客当作是日本人的“爱国”事件,经过网上发酵,毫无悬念的亦是分成了两派。支持的一派认为,木屐本来就源自于中国,怎么穿都是个人的事,没必要把一双鞋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反对的一派则认为,木屐源自中国,但现在已经是日本的象征,国仇家恨犹未雪,现在的人没有资格替先辈原谅日本人,但凡与日本文化挂上钩的,都必须要割裂。

后者无疑是激进的,作为后生,个人不认同这些所谓“爱国者”宣传。有道是知己知彼,不忘国耻是对,但完全封锁自己,敌视一切的做法。万一真的战争来临,两眼一抹黑的肯定连人家从哪里打来的都不知道!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既然这段时间木屐的话题这么热,那么我也来介绍一个老一辈经常说的俚语——冇鞋挽屐走。

冇鞋挽屐走
【mou5 haai4 waan5 kek6 zau2】

在介绍之前,先来说说木屐的历史。作为良渚文化的产物,木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汉服足衣的一种,主要使用于室外。不同的制作材料,叫法均有不同。

不同的时代,与木屐挂上钩的名人逸事也多: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因为听信谗言放火烧山,间接害死介子推,抱憾之下劈木为板,做成木屐穿于脚上。让屐声时刻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辙;而在重耳稍后时代的夫差,其在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之后,命人在宫中造了一条“响屐廊”,让西施于廊中翩翩起舞。

到在汉代,男女也以穿着木屐为尚,在东汉洛阳,还流行一种习俗:新娘出嫁,嫁妆之中必备有木屐,考究者还在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绳为系。此在《后汉书·五行志》中就有所述。而据闻直到上世纪60年代,广东大部,特别是客家地区,仍保留这种习惯。

魏晋南北朝继续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淝水之战期间,东晋宰相谢安,亲任征讨大都督(司令兼参谋),令其侄谢玄率兵迎战符坚,自己在住所与人下棋,运筹帷幄。突然前方送来捷报,谢安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过门槛时竟忘了抬脚,以至将屐齿折断。这也是晋人家居穿屐的实例。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说的是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利用榫卯原理,创造出来了一种在登山时能保持人体平衡的活络木屐,如履平地,人称“谢公屐”,是为最早的登山鞋。

在李白的另一首诗《越女词》中,也谈到女子着屐的情况,诗中有句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所谓鸦头袜,这是和木屐相配套的一种袜子,制作时将大脚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形,以便卡住屐上的绳系。从李白的诗句中可了解到,当时穿着木屐,既可穿袜,也可赤足。此习惯,后来亦让日本人给学了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9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3820
沙发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文章。赞同观点。   70年代初,成都家家都有木屐,成都叫木拖鞋,当时的澡堂,几十个人的那种,都是木拖鞋。1975年吧,塑料拖鞋进入了,木拖鞋就退出了。
花甲归来仍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650

贡献

0

威望

版主

Rank: 3

积分
19481
板凳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金钱

650

贡献

0

威望

版主

Rank: 3

积分
19481
地板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10-23 07:38 , Processed in 0.1191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