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胆评下西城子老师的两首诗:
中秋
秋色均分玉镜开, 萧萧疏影上楼台。
闲吟古恨今何了, 沁透樽前酒一杯。
西城子老师的诗不管是平常语还是华丽丽的语言都用得那么贴合,那么自然。起句开始四字点题:中秋了。玉镜——比喻明月,杨万里有诗云:“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掛青天。” 玉镜开——中秋的夜晚,明月皎洁。承句继续描写在这样的夜晚,独自登上楼台。只是“萧萧”二字却给了人无限的想象。是什么让作者有了萧萧的感觉?读者自己去想象吧。笔锋一转:闲吟古恨今何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是月圆人不圆,这其中的滋味啊,“沁透樽前酒一杯”。都在这酒里了……
"闲吟古恨今何了"这一句可能说的是自己的事,也可能是别人的事,也可能是有感而发,联想到承句的“萧萧”感觉是自己的事。总之这句转得太巧妙了,自然不露痕迹,感情深藏不露,细细品味又有浓烈的深情在里面,让人回味无穷
赏月
一年秋色又重来, 云卷云舒望月开。
莫是霜轮经碧海, 何如明镜却尘埃?
这一首直接抒情。起承写实,中秋到了,赏月时节。“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莫是霜轮经碧海, 何如明镜却尘埃? ”本是碧海中浸过,该是明镜一般,缘何却有了尘埃?这两句写月亮又大又圆,月亮上面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第一个理解。又或者是为何像明镜蒙上了尘埃?那么就该是轻云掩月,月朦胧。第二个理解。不知道哪个理解的意思对。我觉得该是第一个吧,这还得问西城子老师。霜轮,代指明月,唐 陆龟蒙《中秋待月》诗:“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唐 吴融《春晚书怀》诗:“ 嫦娥 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蓝色的海洋。也指青天。苏轼 《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不敢妄评,但是南园老师的作业,必须每个人都评到,又不得不评。西城子老师的诗引经据典,词语丰富,内涵高深,真真饱学之士,仰视ing~
欣赏西城老师的诗,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终究学识浅薄,如果对以上两首诗理解错误还请西城子老师海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