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诗词赏析] 从《长城》到《出塞》

[复制链接]

6184

金钱

750

贡献

50

威望

首席版主

Rank: 4Rank: 4

积分
9591

飘墨劲旅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1: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一部中国与好莱坞合作、明星齐集的奇幻动作大片。说实话,个人认为整部影片画面尚可,故事一般。朋友说有点像指环王,当然,我没有完整看过指环王任何一部,所以不置可否。看完整场戏之后,唯有一段众将士祭奠“殿帅”的戏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

无影禁军,一支负责守卫长城,抵御饕餮的精锐之师。而他们的主将邵殿帅在一次巡视长城的过程中,为了保护鹤军将领林梅,而遭饕餮偷袭身亡。在漆黑的夜幕下,凛冽的寒风中,数以万计的士兵,头系写有“奠”字的白巾,手持白色长幡,肃穆站立于长城之上,延绵数里。鼓声起,鲜明有力的鼓点,给人以苍凉之感。将士们齐齐放飞手中的孔明灯,数千孔明灯伴随着鼓声,飘然而上,在天空中汇成一条银河。象征着他们对于统帅的怀念,同时也是对众多在战斗中牺牲同袍的怀念。这时,一个饱含沧桑的声音,用秦腔的唱腔唱出:“秦时明月汉时关”,紧接着,鼓王赵牧阳老师以士兵的身份出现在镜头中领鼓,继续唱到:“万里长征人未还”。顿时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这边关疆场,战死的是自己崇敬的主帅,可谓是无处话悲凉(感觉用凄凉不合适)。群鼓入,和声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渐甚,使人在悲凉中,又能感到一份豪气,给人一种一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至此我才正真明白,为何古代出兵要击鼓,鼓声的确能给人以激励、提气。这是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


歌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我却已听得热泪盈眶,也许男儿身上天生就流着征战沙场的血吧。天然的黑白两色画面,配以浑厚、苍茫的大鼓,高昂、粗犷的秦腔,再加上王昌龄的《出塞》。配合的简直是天衣无缝,这样说也许有些夸张,但的确是让我惊叹。同时也让我豁然开朗,吟诗,吟诗,这诗啊,真是不能只是用普通话普普通通的读出来。正如这篇《出塞》,历来评价都非常高,更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当然我也非常喜欢这首诗,但每次读它时,总感觉缺少些什么。具体缺了什么?又说不上来。直到我看了这段戏,我才意识到,原来缺的是真真切切的情感。只有用对的方式去表现诗作,才能赋予它生命,否则它就只是一首诗。这也让我想起当年托诗友西部春暖的福,有幸聆听浙江大学朱则杰先生讲的古典诗词吟诵。朱先生说到过,吟诵是介于唱歌和朗诵之间的一种形式,同一首诗,十个人能吟诵出十个调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来吟诵。当然也要根据诗本身的内容,一首悲伤的诗,吟诵的很欢快那是不行的,反之也同样不行。这一席话,当时我听得时候,虽然觉得朱先生说的在理,但却没有太深的感悟,直至今日,深以为然。


那《长城》为何要为祭奠殿帅这出戏,配以《出塞》这首诗呢?又为何要用大鼓、秦腔来表现《出塞》这首诗呢?如朱则杰先生所说,我们要从它的内容着手。《出塞》,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传世名作。在如今这个诗词凋零的年代,属于知名度极高的一首诗。大家就算背不出全诗来,至少也都知道个一两句。而这也绝不是偶然的,这一切不开诗人绝佳的遣词造句能力。整首诗用词简练不晦涩,节奏鲜明不拖沓。七言绝句虽短,但却意象丰富、内容饱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不仅气势恢宏,而且带有历史的厚重,完全达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而这句诗在翻译时,历来有所分歧。一部分人译作“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这是根据字面翻译。而另一种说法是作者使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因此这句诗应该译作“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与边关”,意指古时的明月与边关。其实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译法似乎更专业,更符合逻辑,也是较为主流的一种说法。但是我并不想选边站,个人认为两种译法皆无不可。第一种译法来品味这句诗,还另有一番层层递进的味道。秦时的月、汉时的关、现在的我。秦、汉、唐,岂不是历史的推进?朝代不断变更,战争从未停止。


“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力的托住了首句,并进行延续。写诗或者写文章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头开得太好,会使后面很难接,弄得不好就会虎头蛇尾。“万里征战的将士啊,至今也没有归还。”两个字“悲凉”,无比的悲凉涌入心中,令人不禁叹息。这句诗的意义不仅在于本身,还在于它把第一句诗也带柔了,使其也带有一丝悲凉之感,可以与第二句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如果不信,可以单独读一下第一句,再连起来读一下一二句,你一定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同。


“但使龙城飞将在”堪称完美的转句,将人一把从前句的悲伤中拉了出来,逐渐向激昂的情绪推进。关键是这一转,合理而不突兀。如果没有这样的转折,那么整首诗就会一泻千里,跌入无尽的悲伤哀痛之中,这不是诗人想要传递给读者的真正感情。本句诗翻译的大方向比较统一,但是在“龙城”“飞将”这两个词上的解释,却是分歧颇多。“龙城”的一般解释是汉代匈奴单于庭所在地,“飞将”一般指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这下问题就来了,李广从没到过龙城啊!当年奇袭龙城的是卫青啊!于是有人认为这“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那又有人说了,搞错了,诗里的龙城指的是卢龙城,是当年李广任职之地,所以这“龙城飞将”指的还是李广。并搬出史记原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双方是各不相让,不少人为此吵得是面红耳赤。但如果你要是认为只有这两种解释的话,哈哈,又错了。还有第三种说法呢:其实“龙城”指的是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这里是代指汉代所有的抗敌将领。但这样的解释未免是有些牵强附会了,以个人而言,结合尾句“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应来看,我更倾向于李广之说。因为相比较来看,王昌龄的诗句与史记的描述,在含义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所以李广之说在历史根据上也更加站得住脚些。


结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转句的延续,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有种吟诵之后余音不绝,回荡于山谷的感觉,使人心生自豪。以此句结尾,将整首诗再次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使之首尾呼应,不至虚弱无力。句中的“教”字用的恰到好处。“教”有使、令、让的意思,“不教”就是不让、不许的意思。那为何不写作“不让(许)胡马度阴山”呢?读了之后你会发现,一字之差,气势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虽然意思相同,但用“教”字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之感,令行禁止、使人不敢违背。从而也使双方在对比上,产生了明显的优劣差距,对提升整句诗的高度是很有作用的。


《出塞》完美的表现了诗的艺术特点,节奏鲜明,极富韵律。言辞简练、表达流畅。诗人漫游边塞,对那里的天文地貌,人物心境较为了解,在诗作的情感表现上也较为丰富。有对于战争的反思,有对于朝廷的不满,有怀古之意,还有爱国情怀。诗人在作诗时并没有将笔墨落于对景物的描述,而是集中情感的抒发。但其高明的地方就是以情联景,让人在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时,联想出自己心中的边关之境。这样一来,既描绘了边关风貌,又抒发了胸中之情。一举两得,心思巧妙。今天得以写下这些,最后还要感谢张艺谋导演。听说当时好莱坞那边是要剪了这段戏了,是在张导的据理力争下才得以保留。也希望以后能在更多的电影中或者说现代表演形式中看到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让中国的文化艺术可以得到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32

金钱

1150

贡献

50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032

飘墨劲旅

沙发
发表于 2017-3-16 09:04:35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过,也被感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9

金钱

1300

贡献

50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748

飘墨劲旅

QQ
板凳
发表于 2017-8-26 18:24:51 | 只看该作者
长城未曾看过,有空真的去看看。

另外油一下剑客

剑客行文电影中,古今中外似雷同。
登临眺望时曾想?秦汉城台满大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84

金钱

750

贡献

50

威望

首席版主

Rank: 4Rank: 4

积分
9591

飘墨劲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00:04:35 | 只看该作者
尼尔根 发表于 2017-3-16 09:04
认真读过,也被感染了。

谢浪子兄,这出塞唱出来真是很能感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84

金钱

750

贡献

50

威望

首席版主

Rank: 4Rank: 4

积分
9591

飘墨劲旅

5#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00:05:24 | 只看该作者
东方耳 发表于 2017-8-26 18:24
长城未曾看过,有空真的去看看。

另外油一下剑客

那我有空也得登一登这长城,做一做好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9

金钱

1300

贡献

50

威望

副站长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748

飘墨劲旅

QQ
6#
发表于 2017-8-27 01:26:08 | 只看该作者
风流剑侠 发表于 2017-8-27 00:05
那我有空也得登一登这长城,做一做好汉

长城我上过,这部电影我未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4-11-27 09:45 , Processed in 0.12728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