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联

[复制链接]

1278

金钱

0

贡献

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

积分
15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斤酒山人 于 2025-3-29 21:00 编辑

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联

斤酒山人

听几度西泠残雪,莫问沉鱼故国,吴越陈思,只悲于学失英年,尤严塔又镇红尘爱?
想何番春晓闻莺,休寻化蝶新茔,钱塘旧梦,当怅在芳消永代,更断桥还萦绿柳愁。


这幅题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亭的楹联,以时空交叠、虚实相生的笔法,抒发了对苏小小身世命运的哀婉之情,同时巧妙融入西湖景观,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一、时空对仗的纵深性
上联以"听几度西泠残雪"起笔,用"残雪"暗合苏小小墓的地理坐标(西泠桥畔),又借寒寂之景隐喻其人早逝的凄凉;下联以"想何番春晓闻莺"呼应,既点出"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又以春日暖景反衬墓亭永恒的冷寂。从寒冬到阳春,从听觉到想象,时空在对比中形成张力。

二、典故化用的隐喻性
"沉鱼故国"(西施典故)、"化蝶新茔"(梁祝传说)构成双重镜像,将苏小小与吴越文化中的悲剧女性并置;"吴越陈思"暗用曹植《洛神赋》笔意,赋予墓亭以"翩若惊鸿"的缥缈感。尤以"尤严塔又镇红尘爱"最耐寻味:表面写雷峰塔镇压白蛇传说,实则暗讽礼教对自由恋爱的禁锢,与苏小小"油壁香车"的爱情故事形成互文。

三、情感抒发的复调性
上联"只悲于学失英年"直抒对才女早夭的痛惜,下联"当怅在芳消永代"转为对美好事物永恒消逝的怅惘。末句"更断桥还萦绿柳愁"尤见巧思:既实写断桥垂柳的物理形态(绿枝低垂如愁绪萦绕),又虚化出穿越时空的情感羁绊,使自然景物成为永恒哀思的载体。

四、音韵结构的节奏感
全联以四字短句为主干(如"吴越陈思""钱塘旧梦"),穿插七言长句调节节奏。"听几度""想何番"的领字运用,赋予吟咏般的音乐性;"莫问""休寻""当怅""更断"等虚词转折,形成情感起伏的声律波澜,读来如听西湖水波拍岸,声声叹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服务支持:DZ动力|飘墨诗词论坛  

GMT+8, 2025-4-2 01:16 , Processed in 0.1157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