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简说格律诗 [打印本页]

作者: 毛拉伊卜拉欣    时间: 2015-4-3 00:57
标题: 简说格律诗
简说格律诗
诗歌在任何一种评议中都是有韵律的文字组合。也就是说对于诗歌来说,韵律或者说乐感是起码的基本条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涉及格律诗,所说的内容和材料都以此为主题展开,其他诗体会尽量少言及或不提。

壹、        先从文字说起
汉语是一门非常奇妙而先进的语言——且不说其先进于一维拼音文字的二维性;以及字词组合的科学合理性——单从字音上来说,一字一音,音上有调,就比其他不讲究音调的语言丰富了许多内容。而由于汉语的这个特点,又赋予了汉语诗歌的特殊优美——除了文字和内容的优美上还有吟咏时的优美(也就是乐感),尤其是格律诗。而且这种优美是众人皆可体验的,只须将诗用汉语读出来即可。而相对于其他无声调的拼音文字来说,百种人读百样音,远不及汉语的规范了。
格律诗在文字上的要点有如下:
一、        字音的平仄。
汉语是有声调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四声。这四声各有自己的发音特点。按唐代和尚释处忠的说法: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以及明释真空: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平声的以音比较平稳,而其他的上去入三部皆都有拗转或险处,与平声的平稳区别很大。于是古人根据这四声的特点把平声归为一类,而剩下的上去入则归统归为仄声一类。也就把平声与其他三声形成了一个区别或者说发音上的相对。那么当平仄声的字相互错落排放时,读起来让人听到的感觉自然就是跌宕起伏。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们说的普通话里的四声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没有入声,这就牵涉到了我们要说的格律诗文字的第二个问题。
二、        古今音区别。
格律诗之所以此为名就是因为其形成了一套专有的特殊的格律定制。格律诗的特殊源于自唐代起科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做格律诗。而随着科举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应试者作诗时的规定也越来越严格。于是到了后来格律诗在做法上基本都保持了唐宋音。所以要认识格律诗,就必须要先知道唐宋音和普通话的大致区别。
唐宋时汉语的发音自然与现在是大大不同的。而最大的区别普中普通话没有了入声。那么如何认识入声呢?按国内学界的权威说法,客家话是保留古汉语发音内容比较多的汉语言之一,其他粤语和闽地的一些方言又次之。这些方言里都保留了相当多数的入声字。如粤语中的入、惜、得等字都是入声发音。根据这些字的粤语发音不难看出入声的特点就是发音短促,正符合了“直而促”及“短促急收藏”的特点。原来的唐宋音其实就是现在的南方话的源头,由于几次北方蛮族的入侵,北方汉语受到了一定的胡语影响,到元朝时已经“入派三声”,而明朝时有一定恢复,后来又经清朝演变成了今天的普通话。
    除了入声之外,唐宋音与普通话的区别还在于相当一些普通话的去声在唐宋时都是上声,比如洞、动、赵等,都是这种情况。那么具体的字音在今天已不可细考,有没有什么简便的办法可以辨认具体字的古音声调么?
三、        巧用平水韵*。
押韵,就是在诗中特定的位置使用韵母相同的字。具体到格律诗中来说就是偶数句的末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因为押韵字是最后一个字,正处于脚节,所以又叫韵脚。格律诗所遵循的音韵其实是唐宋音的音韵——也就是平水韵。
平水韵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最初勘定现在通行的平水韵之人刘渊是平水人;一说是根据金代朝制所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得名。然而无论如何,平水韵都是基于唐宋音而制定的一套按音韵将文字归类的工具书。早在汉朝时就已有杨雄著有《方言》这样专业的语言著作。到隋初时,又有了《切韵》,唐时又有《唐韵》,宋乃又制《广韵》。其中以《广韵》编的最精准且最具代表性。广韵共计二百零六韵,其中包括平声五十七韵(上平二十八韵,下平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举例来说上平第一部东、第二部冬、第三部钟。可见唐宋时的汉语单从韵母上来说要比今天的普通话复杂得多的。
然而这么细致的划分音韵必定会影响到作诗时的用字范围。于是在这些韵书的基础上才又创出了平水韵。平水韵共计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三十韵(上平十五韵,下平十五韵)然而平水韵已经是唐宋音韵合并的最粗极致,所以唐宋人作诗时极少有不同韵部通押的情况发生。而这个规定也由文化传承下来,如若押错了韵,那就叫“破韵”,是“出律”,格律诗里的大忌。比如这两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
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

又是神州草木春,
同商国计聚京城。
满堂共话中兴事,
万语千言赤子情。
意和平仄且不说,单就韵上两首都已经破了——而且破得相当过分,几个不同韵部的字被作者拿来作应遵循唐宋音的格律诗,其愚流与不堪溢于其间。

*平水韵表见附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古韵书里的上平下平区分并非如同当今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的区分,而是由于平声韵部太多,才刻意人为分出那么一个上平下平来的。

贰、格律浅说
格律诗的格律要求虽然说是在科举中越来越严格,但是刚形成的时候,其是完全符合汉语言特点的,而且把这些特点在诗歌上发挥到了一个相当的境地。主要表现有如下内容:
一、平仄相错,体现出明显的节奏感。
前面说过平声的字音发起来很平稳,与其他三声的对比都很强,所以当平声字和仄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放时,听起来就会有激荡起伏,阴阳顿挫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乐感。这种由读音本身而能产生乐感的文字只能汉字才有,别的语言都不具备,因为使用那些语言没有声调的区别。
格律诗单一句上的格律要求就是对应汉语这个特点而产生的。首先格律诗本身原来是可以和乐而歌的。能歌就必须要有节奏,所以按七言而分,一句诗以两字为一节,分别为:顶节头节腹节脚节——这个脚节只有一个字,为什么说韵脚韵脚也就这么来的。按两字一节分别以平仄声错开排布就可以有:平平仄仄平平仄或者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一来单一句诗读起来的乐感就有了。举例如下:
节位:顶节 头节 腹节 脚节
诗句:远上 寒山 石径 斜(唐杜牧《山行》首句)
声调:上去 平平 入去 平
平仄: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总之,两字平仄互错,是格律诗对诗歌用字的最基本要求。
二、句式间的变化,关于“对”与“粘”。
单一句诗的平仄格律弄清楚了,但是如果一首诗的格律完全都按这么一个固定套路走下去肯定会让人感觉很生硬。于是古人在格律诗的句与句之间组织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对”和“粘”的作法。
所谓“对”,大家都知道对联,就是两句同样字数的文字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如果第一句是作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第二句就必须作仄仄平平仄仄平来对第一句。平对仄,仄对平。这样句与句之间在平仄上有了变化,会让整首诗读起来富于变化,有纵深感。对的例子有(以下用“—”代表平声,“︱”代表仄声,“﹢”表示平仄不拘):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 对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三四句)
平仄:︱︱———︱︱ 对 ——︱︱︱——
只有奇数句和其后紧随的一句诗句遵循“对”的要求,也就是说第一句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和第四句对,第五句和第六句对……以此类推。而第二句与第三句的关系,则须遵循“粘”的要求。
说到“粘”,可能大家了解的会比较少。其实“粘”就是粘着,粘附的意思。在格律上来说就是要偶数句的诗句的平仄须与下一句的平仄同属一类,也就是平粘平,仄粘仄。这样一来可以让诗作在转折的地方在声律上有延续性。粘的例子有:
诗句:长得君王带笑看 粘 解释春风无限恨(李白《清平调之三》二三句)
平仄:—︱——︱︱— 粘 ︱︱———︱︱(“看”字古音作平声。)
“对”和“粘”统一起来,就决定了整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布。掌握这两个要求,对于认识格律诗是至关重要的。
四、        简说律诗的格律。
    ㈠平仄
律诗就是八句一首的格律诗,是格律诗里的正格。所有格律诗的其他其他都是在律诗的基础上改变而来的。律诗分有五言律诗(五字一句)和七言律诗(七字一句)两种。由于“对”的要求我们可以把以平声起句对句用仄声来受的称为平起仄受式,而仄声起句对句平声来受的称为仄起平受式。按照二字一节以及粘和对的要求,具体格式内容如下(以下用“△”表示平声韵脚,“▲”表示仄声韵脚;举例的诗中如有古音入声现作平声的字则在该联后标出,未作平声或重复出现不标):
五言平起仄受式:(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郭字、白字入声)
﹢—﹢︱︱,  ﹢︱︱—△。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别字入声)
﹢︱﹢—︱,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
五言仄起平受式: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独字入声)
﹢︱﹢—︱,  ——﹢︱△。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  ——﹢︱△。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  ﹢︱︱—△。
七言平起仄受式:(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毛主席《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白字入声)
﹢—﹢︱︱—△,  ﹢︱——﹢︱△。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竹字、滴字入声)
﹢︱﹢—﹢︱︱,①﹢—﹢︱︱—△。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  ﹢︱——﹢︱△。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  ﹢—﹢︱︱—△。
七言仄起平受式:
毛主席《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十字入声)
﹢︱——﹢︱△,  ﹢—﹢︱︱—△。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戟字、黑字入声)
﹢—﹢︱﹢—︱,②﹢︱——﹢︱△。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  ﹢—﹢︱︱—△。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菽字、夕字入声)
﹢—﹢︱﹢—︱,  ﹢︱——﹢︱△。
①不能“三五同仄”,即第三字与第五字不能同时作仄声,二者必须保留一个平声字,三仄五必平或五仄三必平;②若第五字作仄,则对句第五字应作平。
㈡孤平
之所以把孤平专门拿出来讲是因为孤平乃是一个格律诗中最大的忌讳。孤平是专对一句诗的平仄而言的,以七言为例,除去脚节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对于所有格律的平仄排布而言这是一条底线——甚至可以全句都是仄声,但切不可出现孤平的情况。
*五言律句﹢︱︱——是一个特例,不能算孤平。
㈢拗救
平仄虽然定了出来,然而毕竟只是形式要求。文艺创作的要点就是要形式服从于内容,作文的时候我们也说不能“因文害意”。所以遇到很好的句子,但却不合平仄格律,这时就可以采用拗救的方法来变通。
其实拗救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先“拗”了,在不该作仄声的地方作了仄声,后来就要“救”回来。典型的两种拗救分别是:
本句相救:﹢︱——﹢︱︱,该句若第三字作仄声,则第五字必作平声。
对句相救:﹢—﹢︱——︱,该句若第五字作仄声,则对句第五字必作平声。
另外还有其他各种拗法,说到底就是不按标准的律诗平仄排布来定字,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但是无论怎么拗都好,只要不犯孤平这一大忌,就不算出律。
㈣对仗
律诗在特定的位置要求对仗,也就是同一联的两句,同位置的词要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同时平仄也要相反,如同对联的要求一般。
我们知道律诗八句按两句一联来分可得首、颔、颈、尾四联。格律诗的要求就是颔联和颈联都要作对仗。具体可参考上面所举的四首例诗鉴证。
对仗有“工对”和“宽对”的说法。所谓工就是工整的意思。比如“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对仗就很工整,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牺牲与日月不大相对,但意无甚远,就算是一联宽对了。总之对仗的要求其实也不是要求很严,主要还是得有内容,对得巧妙即可。对仗的体式也有很多,分别有:
蜂腰格:颔联不对只对颈联;
偷春体:首联对而颔联不对;
扇对:亦称隔句对,即一三句对,二四句对;
借对:即借字形或字音为对,比如用“钱”字对“后”字,就是取“钱”与“前”同音;
流水对:即两个对句是连着说的一句话;
错综对:即不拘位置,某个字词颠倒成对;
当然也有的作诗通篇不对仗的,但是要注意平仄不可失对。
对仗最忌讳的就是“合掌”,也就是两个句子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然而这也是诗歌的大忌。哪怕是整首诗里,都最好不要同一个字出现出现两次,更不要说表意重复了。意重的经典反面教材有两个: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一个、孤僧、独自,都是同一个意思;关门、闭户、掩扉,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半夜、三更、子时,又都是同一个意思;杜鹃、谢豹、子规还都是同一个意思。重复太多,根本不算是诗了,只能说是车轱辘话的斯文说法。
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
这首和上一篇完全是一样的荒唐。
五、什么叫绝句。
绝者,截也。绝句其实就是截律诗中的四句而单独成一首诗的作法。绝句的截法有四种:首颔截、颔颈截、颈尾截、首尾截。从这里不难看出,只要遵循粘和对的要求,绝句的格律一样轻易推得。更具体一些的形式来说对仗不对仗那就看作者自己的发挥了。
六、还有排律。
排律,就是在律诗颔联之后加入不定数的对仗联,成为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四句等等中间有许多对仗联的诗歌。同样的只要其实平仄符合粘和对的要求即可。
七、其他形式的格律诗。
此外,还有一些三韵小律、六言诗等等的体式,然而皆不脱两字一节及粘和对的大体。以唐孟郊《慈母吟》可证。
叁、妄说诗歌美学。
    若说到美,那便个花入各眼的事。对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很好地说明了美学问题的复杂性。然而再复杂的事物,一旦其具有量的基础之后,还是很能反馈出一些指标、经验或者是规律来的。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4-3 12:53
问好毛拉前辈,这篇很好,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4-3 23:11
实用,不但适合初学者,更适合我这样学了很长时间还不知诗为何物的人
作者: 耕夫    时间: 2015-5-25 14:49
凌寒 发表于 2015-4-3 23:11
实用,不但适合初学者,更适合我这样学了很长时间还不知诗为何物的人

同意。辛苦了。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6-1 17:24
回头再看,才更明白了。当年初学的时候,只是感觉是明白了,其实是没明白。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5-6-1 17:24
更明白了一些。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