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一场当时有趣回想震撼的辩论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方耳
时间:
2018-4-14 11:32
标题:
一场当时有趣回想震撼的辩论
一场当时有趣回想震撼的辩论
2002年的年头,我由于作业的原因,上网找灵感与资料。却与当时最辉煌的网络诗词论坛《古风网》结缘。而在我刚注册账号的时候,上面就刚刚经历一场大辩论,到处都可见战后的残骸。虽然,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类型的辩论,每天都当时各个诗词论坛上此起彼落,各个带头大哥,早就司空见惯了,但作为新人的我,还是觉得无比的有趣。
要知道诗词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秦汉,魏晋,隋唐,两宋,明清,衍化出很多个不同的分支,最终形成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这个样子。但在民国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催生出了一个新的分支名叫“新诗”。
而《古风网》的那次大PK主要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新诗是不是诗?”这个问题的内涵不止在“五四”之后的新诗体才的诗词,还涉及到一些类近体的白话诗,所波及的问题,远超过这个问题的本身。
如果再往更早的时间去看,一塔湖图的北大,在更早的时候也就这个问题发生过“内战”。再往前追溯,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什么胡适,郭沫若等名人也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
直到后来,有些飘墨早期是师兄弟,也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各自发表了见解,当然最后也都是无结果。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呢?说起来就要先说一下新诗的起源。在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之后,大量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其中就有不少西方的诗歌被翻译成汉语,那是后一些进步的青年。另外在维新运动之后,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这样的话,白话作为基础,没有体才上的禁锢,中国的新诗应孕而生。随即用演出一批,如徐志摩,戴望舒,陈天华,等优秀的诗人。他们在文学的发展中,尤其是新诗的发展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当新诗如同潮水一样涌入大家生活。尤其是一段白话文的新诗,一个小学生也足以能完成,却不断的充斥着整个氛围。有时候我们甚至质疑,以后说话是不是都不能连贯了,就如看老式录像带卡机时候的样子一样。
而更有甚者翻出了,新诗最初的坯胎,就是那些翻译过的西洋诗,原来那些西洋诗在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讲究和要求的。只不过他们的用法和我们的全然不同,后来翻译的时候,受到翻译人的能力,以及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这一部分才被隐藏去。
既然如此,新诗是否有价值流传,是不是算是一种诗的形体。这就好比,既然断定这个孩子的爹是隔壁老王,那还是否保留他在这个家庭的中地位?
在十年前,我是坚决反对新诗的,所以我基本没有对新诗的写法作太多的锻炼和尝试。十年后,又让我对新诗的态度又有了改变。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新诗和白话文的出现,对于新中国普及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知道1949年的时候,中国绝大部分人民还是在文盲的水平,白话文和新诗在普及教育中的共同使用让全国的识字率得到中华民族5000年来前所未有的提升。现在反过来去纠人出处,否定新诗,未免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再加上后来才发现,有些写新诗的人,在其实在近体和词都有很深的功力,所以新诗或许没有我最初想的那么糟。同样想通这点就,就很多都不在乎了,新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老干体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基本都是一样的。
现在诗词论坛没有早年那么火,这些新诗旧诗之争的话题就少了很多,可能大家都习惯了。而我也真心不懂怎样去分辨新诗的好与坏。很多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看读来还有没有味道吧。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