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家乡的小河 [打印本页]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7-12-7 15:42
标题: 家乡的小河
        在很多次的梦境中,都出现家乡的小河。我不知道 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 是不是尼尔根河的一个支流,总之记事的时候,就知道 大人们都 叫它“沟子”,大概是因为它太小,不起眼的原因吧。
        最早的记忆 里,家乡 的小河有两条的,一条叫“沟子”,别一条叫“二道 沟子”,都从洼 子王东边流过来,在韩家围子的下方汇到一处,大概到老薛屯子所属的河套地界就到了尽头,再没有流向了。
        第一次见到那个小河是在一个加肥加大,已记不得是父亲还是母亲带着我去了河边,正好赶上生产队的猪倌王克俭赶着全村的猪到河边去放。黑压压一大群,大概有一二百头。小猪们先是在河边吃着野草、野菜,之后便一个接着一个,或者三五成群地下到河水里,游向对岸。瞬间,一大群的小脑袋便漂浮在水面上。那时大人们总告诫我们说河水很深,不要到河里边玩,掉下去会淹死的。因此我看到河面上的那群猪的小脑袋时很是惊诧,猪咋淹不死呢?
        再大一点的时候,河水不如以前的大了,也不如以前深了,便常与哥一起去河边玩了,他抓鱼,我挖野菜,用不了多久,便各得其所,高高兴兴地回家。记得有一次没带篮子,便与哥一起下河摸蛤蜊,摸出一个就扔到岸上,再继续弯腰摸。原以为摸一会儿,拿几个就回家了,结果一直摸了很多,也不愿从水中出来。看着岸上的一堆蛤蜊,单凭两个人的手是拿不回去了,哥很快就想出一个办法,他脱下长裤,用草扎上裤脚,把我俩的战利品一个一个装进去,然后把两个满满 的小布袋扛回了家。
        有时候我们也和老叔一起去河边用旋网打鱼,老叔把打上来的鱼全都抖落在河滩上,我们便欢快地把鱼一条一条地都捡到小竹筐里,直到快装不下了,叔叔便说“最后打一网”。结果最后一网又最后一网,放在小筐的鱼都已经往外蹦了,可还没停网呢……那时候的鱼可真多啊。冬天的时候,叔叔也带我们去打冰窟窿,叔叔扛着冰穿,哥拿铁锹,我则拿一种叫搅捞子的渔具,——就是用一根木棍,前头固定一个网兜,就像小孩子扑蝴蝶的网一样,只是比那要大很多。到了河上,先找好位置,铲去冰面上的雪,再用冰穿打出一个圆圆的窟窿,低头看下去,冰下的水还很清澈。这时候把搅捞子伸进去,顺着一个方向搅动十几圈,再猛地拽出来,就能网上好多的鱼,有时候也会网上来不少的蛤蟆。无论天有多冷,只要跟叔叔去小河边,就会有一种无尽的欢乐。
        再有一年,父亲与刘显在河套里各承包营造了一片林子的活计,需要经常管理,因此我们与小河有了更多的接触,也有了更多次去小河里玩耍、嬉戏的机会。几个小伙伴躺在浅浅的河滩上晒太阳,不时地把小手小脚伸进水里,看着由于光的折射而变形的弯弯的手指与脚丫,天真地说着,笑着,开心地欢乐着。一次从树地回来 ,刚到河边还没过河就下起了雨,几个人刚过二道沟子,雨更大了,我与父母急忙脱下衣服挡雨。可哥去急急忙忙脱下衣裤,然后叠好放在地上,自己则仰面躺上去。我们很不解,还笑他。可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我们却都湿透了。 这时哥抬着看着天空,确定不会再有一滴雨落下,便起身拿了衣服,顶在头上,回到河的对岸,穿上了干爽 的衣裤。再看我们几个,湿湿的衣服都已经贴在身体上,都冻得有些发抖。那以后我就觉得哥很聪明。
        家乡的小河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欢乐,也带给上一代人很多的无奈与病痛。上辈人在我们这样年龄的时候,什么都不发达,天灾水患也是常有的事。河边的田地里种 了小麦、玉米、大豆,也常常处于湿涝的状态,因此总是不能有好的收成。那时的人们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很好的劳动保护,什么靴子、水衩之类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小河上也没有桥。冬天还好,过河能直接从冰面上走过去,可是在春、夏、秋三季,无论有什么事要到河对面,都要光着脚趟着水过河,不管多凉、多冷,都得咬着牙挺着,忍受着。
        大概是哥十岁那年,父母与叔婶给生产队打喂马草,那时的河水还很宽很大的。这边的岸上根本没有什么草了,只能天天到河的对岸河套里去打。打好的草一捆捆地绑好,再扛到河边,一次把十几捆放到水里的木筏上,人在后面推着木筏前行,在齐肩深的水里一趟又一趟这样运着青草,来回要十几趟才能把明天 一天全队喂马的草运完。这样,父母与叔婶就得在水中一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是晴天还好,早晨过了河还能把衣服晒一晒再穿上,如果是阴雨天,则一天到晚都要湿淋淋的了。我和哥常常在傍晚的时候去河边帮忙,看着他们在水里一趟趟地运着青草,如此辛苦真的很心疼。虽然我俩都很瘦小,可还是硬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在这岸帮他们把一捆捆浸了水的青草拽上来,放到运草的牛车旁,也好让他们能忙把剩下的草运完,早点回家。因此,母亲在那时候便落下了肩膀疼的病,直到好多年后才痊愈。
        随着年龄的一点点长大,那曾清澈见底的小河也一点点变窄,变得浑浊,鱼虾和水生物也逐年地减少。如同我们日渐老去的父母,开始一年比一年变得清瘦与单薄。随着大批开荒者的身影,小河两岸以及与“二道河子”中间的三角地带也开垦成肥沃的良田。原来青草甸了上的野花野草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些漫洒在青草间的黄花、蓝花,和各种叫不出名的野花,也都销声匿迹了。原来一望无垠的旷野,如今也开垦成望不到边的良田,原来要十几分钟才能过去的小河,只有原先最深的地方在雨季的时候还依稀看得见有几处小水塘的模样,最窄的地方,大概连小孩子都能一跳跨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童年 的记忆,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小河虽然早已改变了模样,可我们这些离开家乡的游子,思乡之心,恋乡之情,仍如多年前的小河水清澈而明亮,仍如多年前的小河水缓缓流淌。

        2017.11.30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12-7 18:28
欢迎新朋友,首帖飘红,希望你在这里玩的愉快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7-12-7 18:35
谢谢啦。我会常来的。写得不好,希望多多指点。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7-12-8 11:49
欢迎安然 写的很好啊,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淡淡的语言,浓浓的乡情


作者: 尼尔根    时间: 2017-12-11 08:23
童年的家乡,永远都是浓浓的怀念之情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