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抗战简史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海    时间: 2025-4-5 19:47
标题: 抗战简史
本帖最后由 东海 于 2025-4-5 19:48 编辑

自马关条约以来,东瀛磨齿舔爪,垂涎于华夏久矣。继而与俄争于东北,举国而侥幸胜之,遂以东北为囊中之物。二十年后,方值欧美经济危机,无力东顾,中国内战频仍,国民政府虚有其表,倭人遂侵东北。张学良暗弱公子,全军而退,岂非千秋之罪人哉?
倭人既每战必胜,其人骄妄之心日盛,乃有以蛇吞象之念。
三七年,倭人发动卢沟桥事变,入侵北平。初,倭占平津、河北,势不可挡也。山东韩复渠不战而退,死不足惜矣。未几,其军西阻山西,南阻中原徐州,盖二处有宿兵强将焉。向之逐鹿中原者,今并力抗战,遂使敌举步维艰。
西北不能得,倭人遂自海侵沪。沪临海,无关山之固也。然其时外有观瞻之列强,内有惊惶之国人,犹冀一胜而民心也。于是蒋乃召全国之军赴沪,以成淞沪会战也。嗟夫,凡我军人,虽在边僻之地,无不踊跃赴战,皆欲以身殉国也。三月虽丧师过百,而四亿人家国之心乃为一也。其后倭人占南京,屠城三十万,国人之志不为之弱,反增强矣。
倭人既占华北华东,乃欲南北对进,徐州李宗仁将军率部于半围之势中,血战台儿庄,倭势为之一挫也。
其后,蒋决黄河,中原泛滥,倭人不能自北向南而下,乃沿长江西侵,欲占武汉。国军层层设防于长江,又于敌缠斗于中原,不使其南下,是以,倭军迁延时日,乃抵近武汉,所耗费者倍于初时也。
其间倭军占广州、南宁、海南,断海上之外援也。
其时倭军分兵各处,已不能集结大军于一处,又国内经济日蹙,战争物资将断于欧美,势诚已弱矣。
古往今来,抗战之最恨者,不在强敌,而在内奸也。向使国无内奸,百万余倭人,欲占华夏四分之一,犹恐水入大海,不能自立也。
倭人亦自知其困也,乃欲诱降国民政府。汪氏逃降日本,立伪政权,甘作国耻,其人可诛也。
其后,八路新四军扰敌于后,薛岳三战长沙而不失,僵持之势乃成。
倭陷于战争愈久,其消耗愈增。迨美欲断其石油橡胶,其五十年间所积之狂妄好赌之性遂不能自制也,乃欲梭哈身家,以战欧美也。
珍珠港爆炸声起,国民政府组滇缅远征军,打通援助通道,其后在缅甸激战数年,愈战愈强,终战之时,已占缅甸大部。
迨及四四年,倭寇太平洋之势已不可救,欲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救其南洋各部,遂进攻华北华南,国军虽有衡阳保卫战,犹一溃千里。论者皆耻之。余以为诚国军之耻也,然倭寇困兽犹斗,欲以仅余之精锐,扩其侵占之地,救南洋不堪之败师,实速取其亡也。
其时,华北之倭寇,多龟缩于大城,惶惶不可终日,其兵老弱,往日悍卒已尽亡矣。是以四四年之胜,诚明日黄花也。
待到广岛长崎蘑菇云起,倭寇投降,八年抗战终于获胜。凡赴国难者,有功者,青史有载,千百年后犹可称颂。凡为国耻者,唾弃于来世悠悠之口,必可知也。


作者: 凌寒    时间: 2025-4-5 20:05
不错,我觉得可以选入中学课本了
作者: 东海    时间: 2025-4-10 22:45
这个差远了,古文里属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平。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