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李商隐诗读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37
标题: 李商隐诗读记
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读记

利州江潭作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读记

关于这首诗,大致有四种看法:
第一种,凭吊怀古,感慨抒怀,所谓“英杰已去,山河依旧”。
第二种,赞颂武则天,为后人对武则天的冷漠深致慨叹。
第三种,讥武则天淫乱。
第四种,不是写武则天。

关于第四种看法,因为李商隐自注“感孕金轮所”,所以这种看法不值一驳。

第三种看法,是因为颔联下句的“行云散锦〞之词,以及尾联上句的“燕脯”之典。我对此很不以为然,因为利州本就是“感孕金轮之所”,不“行云散锦”,武则天难道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燕脯”之典,无非取后人祭奠之意,有人想多了。况李商隐在首联和尾联分别用了“珍重驻桡”和“蕙叶”之词,可见其态度。

第二种说法,是用了今人的眼光去解读李商隐的这首诗。连武则天本人都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推定,立以无字之碑,况李义山乎?
持这种说法的人,除了因作者遣词用了“珍重”、“蕙叶”外,还认为“不易销”一词说明其永垂不朽,充满赞叹之情。其实以武则天的作为和身份地位,无论后人如何评价,都不可能将其痕迹从历史长河中抹去,此为“不易销”之真意。

第一种说法,俺认为比较客观公允。见名胜古迹而凭吊感慨一番,是诗人常做的事情。

首联上句借用了神剑化龙的典故。黑龙潭并非是龙津,李义山借此典,一是隐喻黑龙潭、二是表明武则天的身份。下句写作者游历此处的心境,“珍重驻兰桡”见作者庄重的态度。
颔联承首联的“神剑飞来”,以龙喻武则天,兼写黑龙潭。上句用烛龙之典,“自携明月〞见李义山的态度。一是武则天登基之举,古今皆无,故“自携”也;二是武则天为女子,故用“明月”。“疾”字写出武周时期的短暂。下句字面是写龙过潭面而波纹四散、写出黑龙潭之宽阔,暗用“龙交合时散鳞如锦”之典,对应“感孕金轮所”。同时又暗喻武则天当权时为云为雨之权势。
颈联转笔,明写龙宫景象,暗喻武则天在位时的宫中景像,以衬托武则天威仪天下的形象。
尾联合而感慨人去而旧迹荒凉、英杰已逝。
何焯《义门读书记》:“武后见骆宾王檄文,犹以为斯人沦落,宰相之过。义山为令狐绚所摈,白首使府,天子曾不知其姓名,有不与后同时之恨。故因过其所生之地,停舟赋诗。”俺觉得,何焯想多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39
李商隐《深宫》读记

深宫

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狂飙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
斑竹岭边无限泪,景阳宫里及时钟。
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读记

这首是大中二年,李义山自桂林返回长安,途经湖湘一带所做。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也是众说纷纭。陆崑曾认为是写深宫怨女,但第六句他却说不通,于是含糊而过。姚培谦认为是写恩遇不均的。朱鹤龄又耍滑头,只就句说句。
俺觉得姚培谦说的有道理。这首是李义山用自己和令狐绹做对比而生发的感慨。两个人都出于令狐门下、进士及第,初入职时都差不多,也都遇到丁忧,但之后的差别极大,李义山因这种落差而生出失落的感慨,是很正常的。
首联以深宫的深夜景像兴起,渲染伤情,给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上句香销夜深,绮栊紧闭,长夜无尽。下句玉壶传点,铜龙呜咽,悲情顿起。
颔联承首联的兴起,用比的手法写宫中景像。上句狂飚萝阴,写恩遇何薄。下句清露桂叶,写恩宠何厚。
颈联转笔,继续用比的手法,写不同的境况。上句自喻,斑竹泪无限。下句他喻,景阳钟及时。一个冷落于外地,一个得宠于宫中。
可以说,颈联是颔联所致之果。
尾联言恩宠所出,俱在君王。“只有”二字,道出关键。
这首诗的脉落,首联兴起,颔、颈两联俱比,但尾联却甩开了“深宫”这一兴起之意像。也就是说,“高唐十二峰〞这个意像,与“深宫”这个主题意像对接不上。对这个用法,我想了好半天,磨锈亭长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兴的用法,可以因兴而赋比,亦可因兴而感发,感发则不必拘于兴之意像。
另,冰黛儿另有一解:尾联云深宫之外,自有为云为雨的洒脱,是对宫庭政治厌倦之语。此说,亦能很顺畅自然地解释通为什么尾联甩开了“深宫”这一意像。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1
采芹生 发表于 2022-12-30 12:39
李商隐《深宫》读记

深宫

李商隐《楚宫》读记

楚宫

湘波如泪色漻缪,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读记

大中二年,李商隐由桂州返长安途经潭州(今长沙)、经汩罗江时,写下此诗,以吊屈原。
首联以眼前之景写情。上句“湘波如泪“写恨之多,引出下句的“逐恨遥”。同时点出“楚厉迷魂”为主题,贯穿整首诗。
颔联承首联的“楚厉迷魄”,从湘江岸边的景色上进一步加以烘托和渲染。化用《楚辞》中的“招魂”和“山鬼”的诗句,
没有正面直接描写屈原的迷魂,而是通过环境的侧面描写,来写出屈原迷魂的凄迷哀怨、长夜无依。“愁自断”是“愁肠自断”的缩语。“语相邀”既是山鬼们的互相呼唤、又是对屈原迷魂的呼唤。
颈联转笔,亦议亦叹,用递进的笔法来抒发感慨:即使屈原埋在土里、身形腐败,也难以招魂,更况是沉江而死于腥臊之中,哀怨的迷魂,更难招回。把悲情更推进一步。
尾联陡然抬起,由凄楚婉转一笔变为激越高昂。字面意思:只要楚人三户仍在,就一定会祭祀屈原。以热情歌颂屈原的忠魂作结。
此诗并未从人人皆知的屈原的人品才能和不幸遭遇上入手,而是独启蹊径,围绕着“楚厉迷魄”来写,可谓善翻古人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2
李商隐《宿晋昌亭闻惊禽》读记

宿晋昌亭闻惊禽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读记

大中五年,李义山远赴梓州做柳仲郢的幕僚,在晋昌驿亭夜宿所作。
这是一首借惊禽来感慨作者身世的作品,本诗系在悼亡、失意和远行这三种心情交织中写成。
首联谓羁旅不寐,偶闻惊禽,知是失群之羽,由此兴起。“羁绪”一词,贯穿整首诗。
颔联上句言惊禽飞来曲池,暮烟方合,故不知所来。下句言飞过南塘,秋林深杳,故不知所往。一个失群者的惊恐、孤独、迷茫的心境顿出。
相同的景物,到了李义山手里,就会出现n次方的效果。
颈联转笔,将这种伤情推及开来。谓天下之不堪闻者,不独惊禽。胡马失群之呜、塞上征夫之笛、楚猿之吟啸、村中思妇捣衣之砧声,皆是不忍闻之声也。
尾联谓天下失群挂木者,何其多也。即使远隔天涯,亦同病相怜。
此联交以“失群”(胡马)、“挂木”(楚猿)双挽颈联,谓之双承结法。
此诗以“羁绪”为主题、以惊禽兴起羁绪、以胡马、塞笛、楚猿、砧声陪衬渲染这种情绪,通体扣“羁绪”二字,道尽情怀。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3
李商隐《春雨》读记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读记

这是一首描写景像和情感都很细腻的诗。
首联点出天气和心情,为后面铺开做好铺垫。这是一个倒装联,因“意多违”而“怅卧新春”。
含联承“意多违”,具体写作者的寥落之态和原因。
上句言不得相见,只能对红楼“隔雨相望”,并用了一个“冷”字。这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视觉和感觉给联系了起来,更加渲染了凄凉之感。
下句言因不得相见而失意而归。“珠箔飘灯”,短短四个字,把一个落魄失意、在雨丝中独持着一盏飘忽的灯、孤独而归的形像给勾勒出来了。
颈联转笔,承“独自归”揭出悲情。
上句远路而悲春日晼晚,情已到尽头。下句残宵尚能于梦中依稀重温旧情。“犹得”二字最是沉痛、无奈,表达出只有梦才是唯一的心灵慰藉的情感,由此将忍情推向了高潮。
尾联顺着“梦依稀”自然合上,尚存一丝希望:玉珰缄札怎样才能送到你手里呢?怎样才能表达出我对你的感情呢?
这是一个倒装联,碧落万里、云似密罗、一雁独飞,在此情况下、雁书能到达吗?希望和绝望交织的心境顿出。
作者: 星星    时间: 2022-12-30 12:43
感谢分享   不乏真知灼见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4
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读记

和友人戏赠二首
其一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读记

这首是写一对男女青年的事情的诗。
首联说“会不同”、“信休通”,点出两人的现状:相会不能、音信不通。
颔联承首联,写男子的状态。仙人掌冷、露水难得,玉女虚窗、未能临世。此联妙在用了写此表彼的手法,以描绘女子形象的角度来写男子的相思,笔法奇特。
颈联转笔,写女子的相思。翠袖回雪、清冷独舞,烛房空寂、内心孤独。
尾联顺着颔联合而叮嘱女方:清香易透,当牢锁桂丛,等待心上人。也是祝福之语。
作者: 星星    时间: 2022-12-30 12:44
  感谢领头羊   让我们深度学习李义山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4
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二》读记

和友人戏赠二首
其二
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阁见南山。
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
子夜休歌团扇拚,新正未破剪刀闲。
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读记

这一首承接上一首。上一首主要是写给女方的,这一首是写给任秀才的。
首联上句“迢递”说女子居处远,“几关”又推翻了“迢递”,对于心爱的人来说,再远又能隔几关?
下句柳梢楼角可见,谓不远也。南山犹可见,人不可见乎?对比得非常妙。
总之,首联是在给任秀才打气鼓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承首联,进一步鼓励任秀才。明珠须佩、白璧作环,告诉任秀才:既然遇到了最爱的人,那就勇敢地去追求。
颈联最是精彩,用了写此而表彼的手法。表面上是描写女子,其实是写给任秀才的。这一联,与上一首的颔联,笔法相同。
上句休歌而掩团扇,字面意思是描写女子,实际上是暗用了《古今乐录》中王泯和谢芳姿的典,谢芳姿因王珉的懦弱、不敢承担而伤心掩扇。李义山用此典来告诉任秀才:你可不要像王珉那样没出息。
下句新正而剪刀闲,字面意思是说女子在正月里无所事事,实际上是告诉任秀才:此时女子闲来无事,有大把时间可以相约幽会。
尾联顺着颈联合而言:一夕相会之幸福,可抵终年之猿啼鹤怨之思念,也是在鼓励任秀才。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5
李商隐《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读记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读记

这是一首劝任秀才的诗。前两首李义山鼓励任秀才大敢地去追求爱情,这首是发现事情不对劲,于是写诗劝任任秀才赶紧停下止损。
首联写任秀才欲见女子不得。上句写女子居所,下句状任秀才寻找女子的狼狈之态。只“绕街尘”三个字,景像尽出。“罗窗不识”,可理解为任秀才不识罗窗、见不到人。亦可理解为罗窗不识,女子不打算见任秀才。
颔联承首联劝任秀才,也解释了“罗窗不识”的原因,写清了两人之间的现状。“峡中寻觅”却“长逢雨”,月中相见、却更有他人,即找到女子的时候,却常常见到女子与别人相会,女子已心有另属了。“依稀”二字用的好,感情上的事,旁观者只能“依稀”推断。
颈联转笔,直接说出这件事的性质:留客只为错刀、书札徒损文鳞。李义山很负责任地告诉任秀才:赶紧止损,不值得浪费钱财和感情。
尾联直接点出任秀才在女子心中的地位,还不如一条狗(乌龙)。太扎心了!不过也可见李义山对朋友的真诚。
这首诗,从表像到实质层层递进地劝朋友,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说理清晰而不说教。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6
李商隐《天水闲话旧事》读记

天水闲话旧事(一名《楚宫》)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读记

这首是写对一个钟情的女子的相思。
首联写曾见佳人,但如今却重帘相隔。由此,一“隔”字贯穿整首诗,确定了诗的主旨。
颔联承首联的“隔重帘”,写作者与佳人的空间之隔,对隔于重帘的佳人的想像:闻佩响而知腰细、辨弦声而觉指纤,有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这里使用了通感的手法(见后注)。
颈联转笔,写作者与佳人的心灵之隔。
上句写“暮雨”后佳人自归(“暮雨”暗用“巫山云雨”之典),“山悄悄”也暗扣首联的“消息”之隔。
下句言佳人归去后,作者独对漫长的秋夜。“秋河不动”,时间漫长得仿佛静止了一般。
尾联合而寄言于女子:纵然你深居于金堂,但我却居于东墙隔壁,恐怕你也不得免嫌(似有要挟之嫌),写出作者的不甘。
通篇用一“隔”字为主旨,且紧扣“隔〞字。
注: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味道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温暖的红色”和“清冷的蓝色”,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仿佛触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6
李商隐《闻歌》读记

闻歌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铜台罢望归何处?玉辇忘还事几多?
青冢路边南雁尽,细腰宫里北人过。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灯光奈尔何?

读记

这是一首写听歌后的感受的诗。
首联入题,写歌者欲唱之态。
上句“敛笑凝眸”,见歌者庄重表情。下句“高云不动”,用秦青典,且翻其意,谓歌者尚未开喉、流云已驻,以此来赞歌者,且唤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首联下句,有笺本解为比喻歌者的云鬓,俺觉得不是。
中四皆写歌声,兼写歌者。
颔联写歌声之美妙。
铜台歌舞、昆仑广乐,字面意思都是极赞歌声。但“罢望”、“忘还”两词,却又增加了对歌者身世的感叹。“铜台罢望”,此身何往?“车辇忘还”,眷宠何在?
颈联转笔,写歌声之悲凄。
“青冢路边”、“细腰宫里”,皆是悲声。“南雁尽”又言其孤零,“北人过”言其易主。
尾联接颈联合而感概,此声令人肠断,绝非今日,此身如香灺油枯,无可奈何。
总之,这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既描写了歌者、又描写了歌声,把两层意思巧妙地结合在同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这种兼写手法,难度确实很大。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6
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读记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读记

这是一首安慰同年且自叹身世的诗,虽云“戏作”,却一点都不“戏”。
首联点出与李定言同病相怜。“海燕参差”、“沟水流”,都是指下句的“离忧”。
“海燕”即燕子,古人认为燕子产于南方,渡海而来,故称“海燕”,非是现今所指的海燕。
“沟水流”用卓文君《白头吟》之典。
颔联承首联,写作者与李定言曲水见面的情景。两人俱失偶且背井离乡,非“秦赘”而对泣,如楚囚之拘于异地。
颈联转笔而写离世之偶。穿苑之路,因人去园荒而碧草暗侵;枕江之楼,因人去楼空而珠帘不卷。两句无一字写人,但俱有人之旧影!真好手笔。
尾联合而劝慰同年。
字面意思:“五胜”所埋之“香骨”(指已逝之人),在地下“伤春”也会白头。
实际上是婉转劝慰同年莫要过于伤感,否则逝者在地下也会伤心白头。
李义山很会劝解人。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7
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读记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
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
幽泪欲干残菊露,余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读记

    这首是李义山自桂林奉使江陵时所作。伊慎的主要军功在平定楚地,李义山借凭吊伊慎在长安的旧宅,为李德裕被贬鸣不平。
    首联点题旧宅,并用“方”、“俄”感叹白驹过隙。
    颔联写伊慎旧宅的荒凉,已是燕去人散,同时也为颈联埋下伏笔。
    颈联转笔,字面上是将笔由颔联的旧宅建筑转到旧宅的院塘,但“幽泪欲干”和“余香犹入”(尤其是“犹”字)暗含春秋笔法:草木尚有情,人何无情?颇有良弓走狗之叹。
    李义山的笔,真是不露锋芒地刺人!
    尾联合而点明将要之楚,同时亦褒扬伊慎的平楚之功。“楚宫“,代指楚地。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7
李商隐《野菊》读记

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读记

这是一首借野菊来表达不遇的作品。
首联上句点出野菊的生长环境,苦竹、辛椒,暗含辛苦之意。下句野菊自艾。
颔联承“泪涓涓”,用递进句写出野菊之辛苦:晚香不遇。
颔联上下句是递进关系。野菊已有“节物同寒雁”之悲,何忍“芳心与暮蝉”。
其实“寒雁”与“暮蝉”,同属“节物〞,何以成递进关系,观之诸笺本,皆笼统无述。
我细想了一下,恍然大悟:虽同属“节物”,“寒雁”犹可南飞而避寒,而“暮蝉”却只能坐以待毙了,所以这两句呈递进关系,表现出李义山对命运的不甘。
前四借物喻已,是隐笔。
颈联转笔到自身:由隐到显。
上句起承下启下的作用,“此夕”我“细路独来”,看到野菊,忽生感慨。下句追忆他年与人“清樽相伴”的时光。(人是谁?大多认为是令狐楚)
尾联合而总感野菊和自己的不遇:紫云苑(代指中书省),野菊不得移进栽入。而作者也似野菊,飘泊于外、不得重用。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7
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读记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追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读记

开成二年春,李义山登进士第,三月东归济源省母。离京前,同年设宴为李义山饯行。李义山行次灞上,作此回寄同年,故曰“却寄”。
李义山作此诗时,正值登第之际,意气风发,故此诗亦洒脱。
首联上句言及第,下句言分手,并点明时间。虽下句言分别,有不舍之意,但因上句的“芳桂当年”,更多透露的是兴奋之意。当年,正当少壮之年。压春期,谓春期将尽。未分,未料。
颔联承“行期”写分别。上句“江鱼朔雁”、下句“秦树嵩云”,都是喻与同年分别后相隔甚远。但“长相忆”见友情,“自不知”见遗憾。另,“江鱼朔雁”,又暗含书信往来之意,对应“长相忆”。
颈联转笔,写离别之憾。上句“劳想像”,言未能与同年畅游。下句“又差池〞,言尚有同年未能与别,为之遗憾。到席和未到席的同年都兼顾到了,应酬得面面俱到。
尾联别致。“柳色无恨”,是反用“灞桥折柳”的典故,一是安慰同年,此别无恨、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二是呼应首句,值此新科登第之际,大喜之别,无须恨离。一笔抬起,很是意气风发。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8
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读记

临发崇让宅紫薇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读记

这首是李义山离开王茂元在洛阳的崇让宅第时所作。
首联上句点题,点明所咏之物。下句点明时间,且通过“浓姿”之明、“秋庭暮雨”之暗,渲染出作者低落、难舍的心情。同时也为引出颔联做好了铺垫。
“独看来”表现出作者的孤寂,通过对紫薇的不舍、表达了作者对崇让宅及生活现状的不舍。
“看来”一词,前人或以成词来用,可作“看”字解,将“来”字看作垫字,为押韵及构成句子的字数;亦可看作“来看”的倒装。
颔联承首联下句写开。因为紫薇盛于春夏之际,至秋季渐已飘零。此时李义山对尚未摇落的紫薇突发奇想,把生命和情感赋予紫薇:应谢而不谢,是因为还有我在。我马上就要离去了,紫薇你也别开了,因为作为你的知己,我已经离开了,你即使开也无人欣赏。这一联,仿佛是两个依依不舍、相互道别的朋友。
“应为有”是“应为有我”的缩略语,李义山经常使用这种句子。譬如《楚宫》的“愁自断“,就是“愁肠自断”的缩略语。
颈联转笔,由紫薇而推及宅中其它,“桃依露井”、“柳树相忆”,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含情”相别,将别离不舍之情,进一步推向高潮。
“桃绶”原指桃花,“柳绵”原指柳絮。这两者都不应在李义山这次离别时出现,可以这样理解:一是代指桃树、柳树,二是一种回忆的场景,写出对旧日时光的留恋。同时下句的“柳隔章台”,又点出“临发”,为尾联收笔作好了铺垫。
尾联合而感概,对紫薇、桃柳这些“旧友”相慰:尽管将要天涯海角相别,我们依然“同荣谢”,不必留恋“上苑”。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激愤之语。
中四的拟人,太精彩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8
李商隐《圣女祠》读记

圣女祠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岂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读记

这首也是争议很大的一首诗。李义山曾三次写过圣女祠。从另一首《重过圣女祠》来看,自托的痕迹很明显。由此推断,这首亦应是自托。
先从字面上赏析。
首联写圣女祠的环境。
颔联写圣女。上句“无质”喻其神态高贵,人不敢直视,故“易迷三里雾”而难见其真容。下句“不寒”写其出尘、“五铢衣”写其轻盈。
颈联转笔,写圣女入凡的原因。因天上无“崔罗什”,故于人间寻“刘武威”。
尾联感概无缘得见圣女,借升天白燕,动问圣女归期,更见向往之心。
从颈联的“人间定有崔罗什”,到尾联的动问圣女归期,李义山自比“崔罗什”的意思昭然。
至于自托的寓意,大致有:与女冠相爱说、引望说、见圣女像而生非非之想说、自叹身世说。
个中用意,唯义山自明,读者各得其所可也。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8
李商隐《富平少侯》读记

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读记

这首诗,借汉成帝时富平少侯张放之名,刺当时荒淫奢侈、醉生梦死之贵公子。
至于刺的是谁,众说纷纭,大致三说:一说刺敬宗,一说刺武宗,一说影藩镇之不臣者,借刺天子。
不管刺的是谁,李义山“刺”的手段的确高明。
首联用了一个倒装。因十三袭候而“未到忧〞,倒装是为了突出居显要者不忧国事。
“未到忧”三字,朱鹤龄和陆崑曾作“未解忧”、“未知忧”解。朱培谦作“未到忧时”解,意思是未到而不忧、“己到而始忧之”,毫无忧患意识,得过且过。
颔联写贵公子的无知憨态。弹金丸于林而不收,见银床(辘轳)于井而惜之。当惜者不惜、不必惜者却惜之。用现代话说:闲大发了。(似乎是写薛蟠薛大傻子)
颈联转笔,写其居处奢华 “灯”、 “枕” 又为尾联收尾铺陈,埋下伏笔。
尾联合而写贵公子沉湎美色、春宵苦短、日高不起、不问户外之事。“莫愁“二字,呼应首联“未到忧”。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真堪叫绝。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9
李商隐《重有感》读记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读记

这首是“甘露之变”后,刘从谏上书指斥宦竖、欲清君侧,李义山感此事而作。
首联上句写刘从谏得天时地利,逼出下句,臣子“须共主君忧”,定下这首诗的基调,是一首期寄的诗。“须”字见义,与颔联的“宜”字相呼应。
“安危”一词是偏义复词,重在“危”义。
颔联承首联,呼应首联的上句:即得上游,宜更进取。
上句言刘从谏上书之事,“已”字见赞;下句希望刘从谏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铲除宦官,“宜”字见期望。
这一联,以两典比同一人,但因意不同而不堆砌重复。
颈联转笔,揭出大义,呼应首联下句。
上句言文宗境况,对应“安危”一词。“岂有〞二字,写出对大义毋庸置疑的坚定信念。下句言各藩镇现状,对应“须共主君忧”,兼影射颔联的“宜”字,不露声色地敲打刘从谏。“更无”一词,愤懑之情尽出。
尾联承“更无”二字,合而言京师惨状,进一步写出对刘从谏的期望。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9
李商隐《可叹》读记

可叹

幸会东城宴未回,年华忧共水相催。
梁家宅里秦宫入,赵后楼中赤凤来。
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读记

这首的寓意一直争议很大,俺感觉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梁家秦宫”、“赵后赤凤”式的世俗偷欢,一条是“宓妃陈王”式的才情之欢。而才情之欢往往难成,世俗之欢往往易合,故曰“可叹”。
在这个思路下,看这首诗,似乎能找出头绪。
首联言邂逅相悦,良辰如水易逝,此乃两条线索的共性。所谓“春宵千金”。
颔联写世俗偷欢,岂顾礼数。
颈联转笔,进一步指出世俗偷欢的本质,无非是床第之欢、宴饮之乐,鄙夷之意尽出。“且眠”、“不醉”,这口气,就仿佛现在人说的:就知道睡!就知道吃!
尾联合而揭出另一线索:似俺这种陈王之才的人,邂逅宓妃,费尽八斗之才、却因礼法而难以成就,只能“发乎情、止乎礼”,真可叹也!
李义山的自负清高,可见一斑。
在短短的一律中,将两条线索交待得如此清䀿,且不影响抒发情感,真好腾挪功夫。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49
李商隐《马嵬》读记

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读记

此诗以马嵬为题,史实和传闻野史相结合,刺唐玄宗,亦是刺历代沉湎于声色之帝王。
首联上句以传闻开篇,“徒闻”二字,写出对传闻的不屑和不值之意。
下句单刀直入,直指要害:此生已休,纵卜他生,更复何益?
颔联承“此生休”,写在马嵬发生的史实场景:玄宗西狩避难。又暗含讽意:已经虎旅传柝、亡命流徙,尚思鸡人报晓的巴适生活,刺其不悟。李义山真春秋笔法,下笔如刀!
颈联转笔,生时和死时对照,更见讽意。
上句写史实:六军驻马,产生哗变,杨妃因而缢死,对应“此生休”。
下句用传闻:当时于长生殿,空笑牵牛之长隔、徒盟永结之海誓。对应“他生未卜”。
尾联合而发问:卢家莫愁女,尚能夫妇长守;而以天子之尊,如何尚不如一介平民?真是灵魂发问。
朱鹤龄评这首与《筹笔驿》那首,“诗法背谬、体格舛错、句亦浅近、意更荒疏。诸家偏选此二首,且极口称之甚矣。真知之难也”。把这两首贬得一文不值,真村究见识!
朱鹤龄评“五与三四意复,六与二意复”,简直不知他是怎么理解诗的!
三四是刺玄宗西狩,尚不知悔过,“虎旅传柝”之际,尚思“鸡人报晓”之巴适。而五是呼应“此生休”,继三四写杨妃缢死,更推进一步。
六是对二的“他生未卜”的进一步交待和展开。
怎么会是重复?
这腐儒,怎么读的诗?
因为三四、乃至生出五之事,这点都看不出?
感觉朱鹤龄有时钻了牛角尖。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0
李商隐《促漏》读记

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读记

这首诗,题名“促漏”,是取诗的前两字为题,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
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场景,为后面展开做好了铺垫。
上句用漏声和钟声分别来渲染心情烦躁、永夜寂寞的气氛,“动静”二字,对应“急〞和“遥〞字,写出漏声和钟声给人的不同感觉。另,“动静”,亦指人的坐息举止,意时刻都能听到,暗指光阴催人。
注:古代“动静”一词,非是现代词汇的“动静太大”的声音之意。
下句写长夜中、人翻看重叠的书信的场景。“杳”字别致,可以理解是报章(即书信)太多,如云杳然;可以理解是时间太久,杳然难辨;可以理解是和对方情感纠纷太繁杂,杳难分清。
颔联承首联,“匣收残黛”,承“报章重叠”,写心情慵懒;“炉换夕薰”,承“促漏遥钟”,写永夜难熬。孤寂的身影尽出。
颈联转笔,写相思心情。
上句想像对方。归去向月,遥思于我,一个月下思人的“他”,跃然纸上。
下句写自己。梦中时分,何以为云。用巫云之典,写梦中空自相思。
尾联合而感叹。上句“蒲堪结”,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典;下句用鸳鸯相护之景,来映衬此时孤独寂寞的“我”,倍感悽切。
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
朱鹤龄、姚培谦、陆崑曾均认为是李义山的悼亡诗,俺觉得不是。颔联下句“换夕薰”犹可,上句“收残黛”,换成一个大男人将化妆品收拾到匣中,场景不堪直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0
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读记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读记

首联点题,言崔八访梅,点明所赠之梅的来处。
颔联上句写梅的颜色,下句写梅的香气。“初翻雪”、“更换香”扣早梅的“早”字。初落之雪,才换素色;刚换之香,只透微薰。
颈联转笔,细处写梅。“蝶粉”写花瓣,“蜂黄”写花蕊。“何处”、“几时”又扣早梅之“早”字。初开之早梅,蝶未得资其粉,蜂未能籍其黄。
尾联合到“赠”字上,答谢赠者。言我在病中,谢君赠梅。又以“天花”喻所赠之梅,更见珍重之意。
总之,此诗紧密扣题“赠”和“早”字,自然而不露痕迹。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0
李商隐《牡丹》读记

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读记

    首联写牡丹的形态。
    上句“锦帏初卷”,写出牡丹花瓣的特点,是单个写一朵牡丹。
    下句“绣被犹堆”,是整体写一丛牡丹。
    朱鹤龄认为下句是写叶子,俺觉得不是。
    另外,对下句的解读,很多笺注认为是用越鄂君来比喻牡丹,大谬。此句“绣被犹堆越鄂君”,正常语序应为“越鄂君犹堆绣被”,其实是用此典中的越女来比喻牡丹。
    颌联用“垂手”、“折腰”之舞,写风中动态的牡丹。
    颈联上句用“石家蜡烛”写牡丹之色,用“荀令香炉”写牡丹之香。
    尾联合而极赞牡丹。上句言牡丹为“传彩之笔”所绘,下句用“朝云”(即巫山神女)来喻牡丹。
    尾联的合,是极赞牡丹,用传彩笔才能绘出。至于把“我”带入,是一种自负的表现,唯我者,牡丹之知己也。如果只在牡丹上打转,也没多少趣味了。尾联带入自己,是拓荡之笔。
    总之,此诗用典虽密,但用的贴切自然,毫无痕迹。
    只是有一点,朱鹤龄说的很在点子上:通首皆比,掩题不知是咏何花,终是猜谜,乃诗法所忌。
    咏物诗贵在“不即不离”。李义山这首,离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0
李商隐《辛未七夕》读记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读记
    这首七夕,别致在从头至尾都是质疑的口吻,别开生面。
    首联劈头就用“恐是”一词,质疑七夕是仙家故意为之。
    “迢递”,形容词作名词用。
    颔联承首联,写了一个流水对,用“碧落银河”和“金凤玉露”来对应和交待首联的“迢递”,写出“迢递”既指空间之远、又指时间之长。
    “由来”、“可要”,对应和交待首联的“恐是”。
    颈联转笔,“相望久”、“过来迟”,写出盼望相会的迫切心情,进一步质疑仙家:有必要这么做吗?
    尾联合而质疑:既然这么做了,为什么不去感谢搭桥的喜鹊,却只专注于乞巧之事?
通篇无一处有“离恨”,却通过满篇的质疑,写出了“离恨”。
这手法,太高明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1
李商隐《蜂》读记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读记
    关于这首诗,姚培谦认为是写小人趋附。
    朱鹤龄狡猾,只说蜂,不谈寓意。
    陆崑曾认为是李义山自喻。俺觉得有道理,因为首联下句太像李义山了,既出于牛党的令狐门下、又是李党的王茂元女婿。
    首联上句写蜂的活动场所,“小苑“、“华池”,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烂漫”,即随意、任意的意思。对蜂来说,去小苑还是去华池,都可以。
    下句承上句,写蜂的徘徊。正是因为“烂漫通”,所以反而“思无穷“了。这三个字,写出前思后想、举棋不定的神态。
    蜂没头没脑地飞来飞去、徘徊不定。
    李义山大概也是如此。
    颔联接首联写蜂的轻弱,亦是自喻。
    颈联转笔,写蜂空自酿蜜、终为他人所窃,暗喻己为人劳碌作嫁衣。
    李义山文笔好,在幕府主文书,正是为别人作嫁衣。
    尾联合而无奈。尽管颈联叹为人作嫁衣,但春风一至,还得接着如蝶蜂一样、继续采花酿蜜。这都是命啊!
    一般的咏物诗,往往都是借物寄情言志,物和志往往也都是虚笔。
    李义山这首,却是实实在在地把蜂和自己结合起来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1
李商隐《曲池》读记

曲池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
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读记

首联点出这是一次约会,主题定调。
繁香,流艳,明指花,暗指美人。
不自持,写出见美人而不能自持之态。
月中流艳,构出月下看美人的场景。
颔联写时间已到,该分手了。
急鼓疏钟,遣词准确。鼓声急而迫人、钟声疏而揪心。
颈联转笔写分手之状。
张盖,张开车伞盖,要上车走了。
判,分也。
江滟滟,字面是写曲江水,暗笔写人如滟滟之江水。
柳丝丝,字面上是写柳,暗笔写情如柳丝绵长,又暗含分手依恋之情(折柳)。
尾联合而写分手而情丝不断。
河梁,指桥,在古诗中多喻分手或分手之地。
作者没有写情人在曲池相会缠绵的情景,只取了一个分手时的片断。通过对分手时的不舍之状的描写,可以想象出相会时的缠绵,给了读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间。
尤其是首联、颈联的遣词,双关乃至多义,更加丰富了场景及情感的内涵。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1
李商隐《咏史》读记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读记

以前我低看了这首诗,认为只是首借古喻今、追念文宗的诗而已,没啥特别的。当时心想:李义山怎么会随手写这种平淡无奇的东西?
第三遍读的时候,发现这厮大大地狡猾!笔法看似平淡,实际暗藏玄机。
首联看似单纯在发议论,其实暗藏质问:以文宗之俭,为什么没能兴国?
这一问,给颈联打下了伏笔。
颌联承首联论俭。
颈联一转,说国家成败,除了俭、还有“运”的成份,给首联交待了答案。
尾联顺着颈联,自然而然地合而悲叹文宗。
一首老生常谈的诗,让李义山这一番安排,居然生动了起来!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2
李商隐《即日》读记

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读记
这首感慨林花逝去、并感及自身。
即日,即当天、当日。
首联劈头就用“一岁”和“即日”相比较,经过一年生长才长出的林花、一天的工夫就凋零了。多么惊心的青春易逝的场景!
次句“江间林下”既是写林花、也是写人。“怅淹留〞三个字,既写出了飘零的花貌,也勾勒出一个徘徊于江间林下的诗人的孤独身影。
一字多义、一词多义、一句多义、一诗多义,是李义山诗歌的特点。这种特点,极易唤起读者的想像和共鸣。因为层次越多,外延越大,能涵入同感的读者就越多。
颔联承“怅淹留”,写了一个倒装联。因为“已落犹开”,未散尽其愁,所以“真无奈”,写出对韶华逝去的留恋和无奈。
颈联转笔,没有仅仅拘泥于林花,而是把这种伤感的范围展开扩大。山色衔苑,日将暮也。春阴傍楼,季节也将暮矣!“正来”、“只欲”两个词,把颔联的“真无奈”给发挥得淋漓尽致,时光无情、不待林花和人,把伤感推向了高潮。
尾联合而归至人,写暮色已近,人尽散去,我于何处买醉?更显出诗人的伤感和孤独。
总之,此诗没有用任何典故,却把伤情写到了极致。一是谋篇的作用,一波接一波地对伤情推破助澜,二是遣词准确、精准地表达出对韶华易逝的无奈和伤感。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2:52
李商隐《筹笔驿》读记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读记
首联扬起,在“猿鸟犹疑”、“风云为护”的衬托下,高调写武侯之才能。
颔联一笔抹倒,“徒令”、“终见”,写武侯纵然才高,终不过付之东流,令人更生痛惜之心。
颈联上句承首联、下句承颔联,交待颔联抹倒的原因(无命),与罗隐的“运去英雄不自由”意同。
尾联合而揭出“恨”字,令人更生痛惜之情。
朱鹤龄对这首诗大不以为然,认为颔联、颈联“以初盛之法背谬极矣”,真乃腐儒之见。谋篇岂有固定之法乎?
作者: 星星    时间: 2022-12-30 12:52
李商隐先后写过三次圣女祠。一首为五古 《圣女祠》“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二为七律《重过圣女祠》,第三就是这首七律 《圣女祠》。关于这首诗,前人具有几种说法,朱彝尊说:“此首全是寄托,不然何慢神乃尔?”姚培谦说:“此喻仕途托足之难也。” 也有人认为是为女冠所做。个人更倾向老兄的解读。

作者: 九九艳阳天    时间: 2022-12-30 12:53
感恩采芹生老师用心分享,有时间一定细读
作者: 星星    时间: 2022-12-30 13:00
义山有诗云,“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可以看成自笺。读义山者不可不知。
作者: 陌上尘    时间: 2022-12-30 13:07
收藏学习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7:40
诸位不必客气,俺写下这些读记,也是为了加深自己的印像。写的过程,本身就是整理思路的过程。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2-12-30 17:40
俺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发现:读书不读到骨子里,读一亿本书也白费! 读书不于在多,在于你吃透了多少。 俺当年读《杜诗详注》,读了不下十遍,书脊都让俺翻烂了,一点用都没有,哪有一点杜的影子?为啥?没读到骨子里! 俺现在正读李义山,还没到四遍,前几天写的东西,南博一眼就能看出来,说:学的李义山。 为啥现在不到四遍,比以前读十多遍还有效? 因为这次是往骨子里读了!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3-1-1 13:33
本帖最后由 采芹生 于 2023-1-1 13:57 编辑

李商隐《泪》读记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读记

这首诗的创作年份不详。
首联上句写失宠之泪,下句写离人之泪。
颔联上句写孀独悼亡之泪,下句写感念恩德之泪。
颈联上句写离国之泪,下句写覆亡之泪。
尾联“青袍送玉珂”,写寒士送别显贵,泪只能在心里流,最是悲怆。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争论倒是不大,无非自感身世际遇。但是关于这首诗的谋篇,却有一些争议。
前六铺叙,为衬托尾联,这一点是共识。但前六是什么关系,见解各异。
朱鹤龄认为前六平列。
姚培谦认为首联为世俗所共之泪。颔、颈两联,乃是真泪。至尾联“青袍送玉珂”,是为决堤之真泪。
陆崑曾认为“由诗论则由虚而实,由情论则由浅而深”。前一句“由虚而实”确实如此,首联虚写、未实指其事。颔、颈两联皆实指。后一句“由浅而深”,意思与姚培谦相似。
这首诗,若单看前六句,只是单纯的咏物。但尾联“未抵”二字一翻,点到诗旨,写出自身际遇,伤情尽出,前六皆为之所衬托。
此诗的谋篇,首联虚写,颔、颈两联实写,尾联则虚实结合。“虚者”,古今天下之“青袍送玉珂”之心境,大抵相同。“实者”,李义山自己就是这样。
抛开前人的争议,来看这首诗,对于写作有两点收获:
第一,前六铺陈,为尾联翻转作衬托。这种写法,值得学习。陆崑曾说“七律原有此格,非玉溪创调”,但并不多见。
第二,这首诗虽然可归为咏物一类,但又有别于一般的咏物诗。一般的咏物诗,无非借物抒怀、空发议论。而这首诗,却是借物而实写身世际遇。李义山的另一首《蜂》,亦当作如是观。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23-1-1 21:33
本帖最后由 采芹生 于 2023-1-2 11:13 编辑

李商隐《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邠宁宅》读记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邠宁宅

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
漆灯夜照真无数,蜡炬晨炊竟未休。
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沉忧。
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读记

读这首诗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唐文宗因不满宦官专权,联合大臣李训和郑注,假借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之机,诛杀仇士良等权宦,但事情败露,文宗为权宦所挟,李训、郑注等许多朝庭大臣被杀,文宗此后更受宦官压制,郁郁而终。“甘露之变”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专政时代开始。
诗题中的“郭邠宁”,即郭行余,曾授邠宁节度使,亦死于“甘露之变”。
李义山在洛阳的十字水这个地方,与韦潘相约见面,韦潘未至,而韦潘所寓居的地方,恰好是以前郭行余在洛阳的旧宅。李义山由此对当年的“甘露之变”失败所导致唐王朝的衰落大发感慨,写下这首诗。
首联上句,写洛水东过、伊水西来,故相背而流。这句三层意思:一是写郭行余旧宅前的景色,二是暗用用卓文君《白头吟》的“沟水东西流”点题“韦潘不至”,三是暗喻“甘露之变”后,国运背向而流。下句感概郭宅的衰落景像。
颔联“漆灯无数”、“焟炬未休”,字面上明写十字水的繁华夜景,“漆灯”又暗指鬼火,“漆灯无数”暗指“甘露之变”中死去的大批庭臣,“焟炬晨炊”用石崇典、暗讽一些人依旧麻木不仁、醉生梦死。上下两句成鲜明的对照。
颈联转笔到自身感慨,上句“有怀”而无异于“大梦”,叹唐王朝的不振。下句“期君”而“沉忧”,字面上是扣题“不至”,暗叹“甘露之变”时郭行余按兵不动、终成败局。
尾联合而感慨。字面上意思是感叹郭宅已换主人,暗写于今大势已去、局面已定,无可奈何,惟有“高窗卧而听秋”。
在解读到尾联之前,我一直对此诗写“甘露之变”的解读、持怀疑态度,认为有点过度解读。但读到颈联的“期君不至更沉忧”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不过是一次未赴约而已,至于“沉忧”么?等看到尾联用了“西园”一词,便肯定了此诗的确写的是“甘露之变”。因为“西园”明面上指的是豪华园林,却暗用了曹操在建安年间所建的西园,而曹操出身宦门,挟天子以令诸候,正合唐文宗在“甘露之变”后的状况。
李义山用笔,真是深藏不露。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