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满庭芳 洮河冶力关(耶律关---据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沐云浴    时间: 2015-9-20 20:16
标题: 满庭芳 洮河冶力关(耶律关---据说)
       出西安到天水下高速,老吴和我商议之后,做出了最愚蠢的抄近道决策:走省道306天水-礼县-岷县线路,然而礼县至岷县段几乎全程都在修路,150公里的道路,走了几乎10个小时,绝对是山路拉力赛!途中两辆车许久失去联络,蛮吓人的!我从晚上6点开到12点是在困乏难忍,于是新手司机海韵接手居然连续开车四个小时,而我却呼呼大睡,管他山高路险,一车人的命也交给她了。
       终于,凌晨四点进驻岷县一家宾馆休息,早上十点大家起床,急忙赶路。令人欣慰的是,岷县到卓尼、临潭的路况极佳。而且途径卓尼一段山峦,开阔而绵延,一片片油菜花,在阳光下迎风怒放,金黄色犹如锦缎一般,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层层叠叠,远近有致,绝对赏心悦目,不,令人欣喜若狂!海韵、燕子冲出车外,醉倒在花丛里。拍摄,拍摄,赖着不想走了。
        沿途洮河一路相伴,王安中教授在休息途中在河边捡了一些石头,这挑起了我和大家的好奇心,于是在河边的石头堆上,我们花费许多时间挑选花纹奇特的鹅卵石,甚至挑选了两块圆盘状石片,准备带回去作茶台使用,于是本来就满载的后备箱又增加了许多石头,但是对2.4排量的越野车而言,似乎影响甚微。
       临潭,古称洮州,这里一直是唐朝与吐蕃的接壤处,忽然想起金城公主,据说是沿着文成公主的进藏线路,并无文字证明,我忽然在想,也许金城公主是沿着甘南-青海-西藏的路线,我母亲的故乡是洮州,我走进这个小县城时,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但是他们的故事我一直很好奇,外祖父是个马帮商人,雇的保镖都是骁勇善战的康巴藏人,从甘南到拉萨,甚至尼泊尔,印度。而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据说自清末1891年,英籍传教士克省吾与美籍传教士斐文光、席儒珍等受美国宣道会的派遣,由西安来到临潭旧城传教。
       洮河,卓尼,临潭,一路风驰电掣,而我的思绪也在随着道路,不断延,直达历史的深处。。。。。。。

      立马洮河,黄花分野,几忘番汉盟碑。吐蕃骁勇,林谷旌旗飞。公主金城困处,留人雨、泪眼难回。
崇山峻,角声隐隐,赞普剑拔威。
      徘徊,临故地,狼烟已散,箭簇成灰。望漫野、牛羊卧草不归。岭下饮烟谁为?夕阳远、彩云莫追。
长安女,再舒汉袖,胡汉剑梳犁。

                             
备注1:纽约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雕塑之一,是前苏联赠送的一位身材巨大的勇士正在把一把长剑打造为一杆犁,铸剑为犁。
备注2:黄花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2015年9月20日

[attach]785[/attach][attach]786[/attach][attach]787[/attach][attach]788[/attach]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15-9-21 07:40
哇,厉害。大家庭出来的,果然不凡,呵呵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9-21 15:11
很欣赏天沐兄这种写作形式,介绍游览地的历史与美景,还有创作的分享与感受@西部春暖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9-23 20:10
这风景,真是太棒了。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词啊!
作者: 耕夫    时间: 2015-9-24 07:27
赏读新作,问好。眼之所及,笔下无余。似有平仄疏。
作者: 天沐云浴    时间: 2015-9-24 10:31
耕夫 发表于 2015-9-24 07:27
赏读新作,问好。眼之所及,笔下无余。似有平仄疏。

是的,未及细扣。
作者: 东方耳    时间: 2015-9-28 01:01
大赞!只能赞!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