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静夜思》“床”的意蕴——两轮讨论纪实
[打印本页]
作者:
易介民
时间:
2019-5-14 17:09
标题:
《静夜思》“床”的意蕴——两轮讨论纪实
《静夜思》“床”的意蕴——两轮讨论纪实 黄松龄 易介民
[attach]2550[/attach]
[attach]2551[/attach]
第一轮讨论(2015年5月20日):
S君: H先生,请问李白说床前明月光时,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H君:
S先生,你好!这是非常简单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思是说:静夜一娄皎洁月光照亮床前,疑似地上结了一层白霜。由此可见月光是照进屋里,很明显就是在室内。
从我的画里也可以看出来:月光是从窗口照进室内。你看李白按在窗台上的手袖衣衫有月照的白光;李白背后腰以下的衣衫上有床前月光映照的白光(即衣衫下半部画的白光是由床前地上月光反射造成的)。谢谢!
S君:H先生,你好!有资料说是在室外。
Z君:
关于李白静夜思有另解,床,不是现在说的睡觉的床,而是井边的围栏,在井旁的地面反出的月光才会疑是地上霜,是疑而不是真的霜。睡觉的床前是不会有此景象的。诗说的是思故乡,而井在古代常是乡的标志,所谓离乡别井,乡井相提。此说供参考。
H君:
感谢各位对我的画作的关注,太谢谢你们!
《静夜思》的作者看到明月,引起对故乡的怀念这是毫无疑问的。诗人当时年事已高又在他乡,当他在屋里看到了一娄月光从窗口照射到床前的地上时,激发起思乡情怀的联想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一个曾经参加过战火弥漫战役的老兵,现时某一刻忽然嗅到一股硝烟气味,别人并不觉得什么,他却会联想到从前参加过与敌人殊死战斗的惨烈情景。
又如离乡别井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也同样会有李白的联想,因看到明月而思念故乡。
Z君:提供的相关资料很有创意,我很佩服。我很想认识你,你能告诉我:你的尊姓大名吗?谢谢!
L君:Z君昨天对“床”的解释是有理有据的,不是创意。C老师对古汉语很有研究,我在他那也获益颇多。
Z君: L老师说得对,静夜思的解读的确不是我的创见,古汉语的知识要有创见是很难的了。但对古文特别是诗词,因为简洁,古词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因此所谓准确解释是很难达到的,平时读书多关注不同的解说,很有教益。要注意的是一有据,二有理。不凭自己猜测。谢谢!
X君:
诗无达诂。床(爿木)古汉语除《说文》安身之坐者,《广雅》栖之谓床之外,还可解作井榦,即井栏。李白诗《长干行》:"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作马来,绕床弄青梅。"如果把床理解为卧床,就不好解释,小女孩明明在门前戏耍,小男孩怎么无端走进房间,绕卧床弄青梅?如把床理解为井栏,就很自然表现两小无猜的情景。又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床井并提,含义更为明显。但《静夜思》的语境不同,本来一直作啊卧床解包括马茂元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也解为"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约十多年前有人发表论文,提出井栏说。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现代汉语词典,床已沒有井栏的释义了。
L君:汉语在不断地演变,有些从本意到现义已经是面目全非,比如“勾心斗角”这词。
Z君:
X君说的诗无达詁(诗没有或不必通达的现代语解说)和见仁见智,两古词语对理解欣赏古代诗词很有启发。不但诗词,就是古文也是如此。这是汉文博大深邃的特点之一。当然不能无根据凭己意去任意解说,就如歌曲演唱要有谱一样。至于见仁见智,就如唱歌可以自己体会处理。我们的文学教育习惯用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是不合适的。
H君:
S君,您好!很高兴认识你。很感激你及X、L老师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生动古汉语的知识课,使我增广见识,拓展思路,为此特向你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
对于第二张图,根据新的资料对《静夜思》的解读,我画的另一版本诗意画。看了感觉如何?是否画出了《静夜思》原本的诗意?
我对《静夜思》的解读,存在两点不解:
一、不理解为什么李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违背常理走到井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单纯从画面上来看似乎李白是在举头仰天长叹要投井自尽?
二、新资料明确了古汉语的“井”是“床”的通假字,即“井前明月光”,对于一口完全露空彻底暴露的井,为什么明月光只照到井前?李白写的“床”的本意是“井”吗?
就“床”还是“井”,仍然难有权威考证和结论,最近在朋友圈里又发起了新一轮热议(2019年5月3日)。
W君:
黄老师的夜静思画作以及创作的思路密语,看得很有滋味,观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对话,反映了双方对作品的认真探讨,是一段人文知识的讨论,是一段心蕴交融的对接,反映了双方丰富的文史底蕴,十分佩服。由此想到自已的创作上的一向粗疏,玩票的心态,十分惭愧。
Y君:马未都对于“床前明月光” 这首诗的解释就是胡床,也就是现在的马扎,好像也解释得通。
W君:是的,马未都也考证床。
H君:
露天,是月光普照,放在露天的胡床(马扎),月光为什么只照胡床(马扎)的前面?按理在这种情况下马扎周围都应有月光。诗句是床前明月光”
H君:
就我作的“静夜思”诗意画,引起我H:与几位其他校区的文科教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他们认为诗句的床是井,但我认为床就是床,不是井!就算现在你们认为马末都考证过的床是胡床,我认为也是可坐可睡的不同形式的床,不是井!我与几位文科教授的讨论是我提出了两个疑问后他们哑口不回答才终止了讨论。有点使人失望。
Y君: 我也认为是床不是井。
M君:曾经看过有种说法是:床是围栏的井台。
H君:
大姐M您好!是的,根据“床前明月光”的意思,但我认为这首诗的床不是指有围栏的井。露天的井为什么只有井前才有月光?事实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很明显不是指井。你认为呢?
J君:大妈M,有意境。
Q君:李白讲左淨系井前先有月光咩?
W君:李白成日饮得醉醺醺,醉眼昏花,佢讲的明月光唔使咁较真的。
H君:很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本人诗意画所作的讨论,受教了,得益匪浅,谢谢!
作者:
若兰公子
时间:
2019-5-15 02:57
本帖最后由 若兰公子 于 2019-5-18 04:09 编辑
根据我的看法,这种讨论是无聊的。诗的意境是只能心会,不可言传的。对古人的诗词作品,它留给你很广的想像余地,任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状况去领会,去想象。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魅力所在。再说,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器物用品,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感受,都和现代人不一样,又怎能要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来要求古人呢?
“床”,到底是睡觉的床呢,还是井台上的围栏?这和我们体会李白思故乡的心情有关联吗?
所以,我说这种争论,实在是无聊得很呐!
作者:
月色芙蓉
时间:
2019-5-16 06:41
我看那是研究用的理论性的,是学者风范。
是怎么样的?你把家里的床搬到离开窗子比较近的地方,而窗子又恰好是在圆月亮能照见的位置,就知道结果是什么了。
我觉得若兰公子说得很有道理,写诗词需要想象,留下想象空间,并不是写实纪录片,也不是写实性的新闻报道,除了记录实事的诗词必须如实报道,其它的大大不必写实!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