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剖析甲午 不为人知的细节(1~18章) [打印本页]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17 01:30
标题: 剖析甲午 不为人知的细节(1~18章)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19-5-7 16:19 编辑

        第一章节  "无用"的实心弹
        甲午战败的结果已经过去124个年头了。一直以来,但凡是研究甲午战败原因的学者,首先都会把打败仗的矛头指向当年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上,特别是在1962年国产电影《甲午风云》上映以后,那个水兵从炮弹里头倒出沙子的一幕曾让不少观众痛心疾首,从而一致的把怒火和恨怨宣泄到奸商的身上。显然,这样一批"问题"炮弹,去到战场上自然是不能发挥作用的,但是这就是事实的全部吗?战争打败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吗?
        对于炮弹质量的问题,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可谓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因为她的父亲谢葆璋,正正就是当年北洋水师主力舰之一------"来远"号装甲巡洋舰的二副,其亲身经历过黄海大东沟之战,威海卫保卫战。晚年回忆时曾对冰心说道:海战的时候,来远舰上大火熊熊,为了不让大火殃及军舰的心脏,舰长邱宝仁下令关闭轮机舱门,所有的轮机人员在超过70C的高温环境下苦撑三个多小时,直到战斗结束。最终,来远舰在先后中弹300余发,纵横起火9次之后死里逃生,但是甲板以上建筑几乎全部烧毁,龙骨外露,场景十分惨烈悲壮。而更让谢葆璋感到悲愤的是,来远舰的炮弹其实一次次的击中日舰,但是日舰就是不沉,以至冰心晚年数次欲写《北洋水师》一书,每到中间都忍不住放声大哭,始终无法成书。那么,究竟当年那批可以发射,但是却是不能击沉敌舰的炮弹,或者说是不能爆炸的炮弹,到底是什么弹?
        原来,那种能够发射,但是却不能爆炸的弹种,其实就是当年北洋水师所装备的三种主要弹种之一------实心弹(当时又叫穿甲弹,但是不同于今天的意义),它的弹体内部填充的正正就是沙土。不是因为奸商掺假,而是它的里头就是应该填充沙子。这种弹的作用很明显,就是击穿敌舰的装甲,要在敌舰的船身装甲上钻洞,而钻洞的前提,又需要炮弹有比较大的动力势能才能达到目的,这时侯,沙子就是最好配重,同时它也能使炮弹在飞行中保持稳定。
        那么,这种只能在对方船身装甲钻洞的炮弹能够击沉舰只吗?的确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得要满足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那就是炮弹击穿敌舰只装甲的位置要在水线附近,最好还是水线以下,这样才能使得敌舰大量进水,进而倾覆。然而在实际海战中,敌我双方都是在相对高速机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计算机,没有光电制导,仅凭人工目测和方位校正,这种概率可以说几乎为0(据日方统计,黄海之战日本各舰所中100mm中大口径以上炮弹为134发,其中命中水线的仅5发),所以,纵使当年北洋水师的士兵训练有素,命中率惊人(12%~14%,也就是说,战斗中消耗的中大口径炮弹数约为1000发左右),这成绩远比其他西方列强的海军舰炮命中率要高4倍上下(平均3.3%),尽管造成很大的破坏,也硬是没能在战斗中击沉哪怕一艘敌舰。

[attach]2545[/attach][attach]2545[/attach]

[attach]2546[/attach]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18 02:48
       第二章节 过期的开花弹
         实心弹里头装的是沙土,不能爆炸,杀伤力有限,那么要是使用杀伤力更为强悍的开花弹,或是子母弹又当如何?自然,当年甲午海战,如果各舰上的开花弹的数量是足额的,既使北洋水师有五舰损失(超勇,扬威,经远,致远,广甲),日本也至少会有五舰难逃厄运(松岛,扶桑,比睿,赤城,西京丸)。不要忘记,中国的"定远","镇远"可是当年全亚洲无可匹敌的战列舰,它们的主炮为8门305mm德国克虏伯重型架退炮,它的单发炮弹重量就达到320公斤。什么概念,不管打在哪里,只要是击中对方,惊天的爆炸是可以预见的。击中轮机舱,舰只的动力会瘫痪;击中司令塔,当场炸死里头的军官是肯定的;而击中弹药室,极有可能会把敌舰瞬间撕成两截。然而,命运女神却在甲午年同中国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在日本冈山县地区一间神社里头,放置着一件让日本人至今都看作为是"圣物"的东西,那是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从中国"平远"号装甲巡洋舰上射出的一枚215公斤,口径260mm的炮弹。这枚炮弹准准的命中了当时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号的会议室。起初,那些搭乘该船的高官和水手都并不在意,以为来的又是一枚不会爆炸的实心弹。但是后来确定来物不是自己原来所想的之后,匆匆的而又小心翼翼的离开了战斗海域。回到港口以后,才着人把这个庞然大物拖下了船。
        接着下来,日本人就地研究了这个炮弹,发现它的确不是实心弹,而是可以炸响的开花弹之后,全体人员立刻跪倒在地,对着炮弹,有的呼天,有的叩头,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家在搞丧礼。显然,他们把头叩得象是捣蒜一般,是在感谢上天给予他们眷顾而命不该绝,这阵儿当当孙子搭谢一下神恩也是必须的。
        这枚开花弹为何失效,穿而不炸?为此,我国旅日学者萨苏曾到该处神社,现场考察了该枚被日本人当祖宗般供奉起来的炮弹。发现其形制非常特别,身上有不少的窟窿眼,打听得知,这个应是一枚法国造前膛炮的制式弹,而且这个东东还应该是陆军炮台使用的。
        陆上炮台使用的炮弹怎么会跑到军舰上的呢?原来,这是北洋水师的无奈之举,因为当年经费紧缺,不仅无法添船置炮,就是用来作基本的训练打靶的弹药也是少得可怜。据资料记载,在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出航的日子,旗舰"定远"领得开花弹的数量为55发,而正常基数至少应为300发。这些为数不多的开花弹在海战开始一个半小时就已经全部打完了,可以想象,剩下的三个半小时"定远"舰是怎样熬过来的。旗舰尚且如此,非北洋水师嫡系的"平远"舰自然更加不堪。为了应战,无奈之下,唯有将就着陆上炮台的炮弹改装之后搬来凑数了。至于它不炸的原因,那就更加是让人伤感。因为按照炮弹的形制及是出厂时间推算,那是一枚产自太平天国时期的炮弹,距当时甲午年30~35年左右。难怪,如此一枚有着30年以上"高龄"而且还是用错了地方的"老弹",关键时刻又怎能指望它发挥作用呢。
作者: 阿金逍遥2050    时间: 2019-4-18 09:46
继续继续!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19 01:57
        第三章节 致命的下濑炸药
        相对于甲午年间北洋水师炮弹的次劣,而且数量抓襟见肘的情况,日本联合舰队在海战中所使用的炮弹可是大有明堂。其各舰的炮弹,内芯使用的是当时还不曾公开的下濑炸药,当中主要成份为法国制苦味酸。这是一种超烈性化学炸药,其爆炸烈值达到惊人的116,相较之下,古代硝石药为4,近代黑火药为8,现代黄色炸药为13,仅次于硝酸甘油的125。苦味酸的化学灵敏度也极高,使得以此为料的炮弹只要是命中哪怕手指头般的绳索目标都会发生爆炸,爆炸之后,瞬间能够产生高达1000C的高温,基本可以烧熔钢铁。更加恐怖的是,下濑炸药在爆炸燃烧时,其火焰能够如同汽油一般到处流淌,一边燃烧,一边释放毒气,就是到了水里,也居然能够持续燃烧。这个就是为何北洋军舰一旦中弹,倾刻就会面目全非的原因。
        当然,世事无绝对,有利亦有弊。下濑炸药这个东东虽然杀伤力惊人,但是因为当时还只属于初研阶段,性能十分不稳定,但凡遇热,遇潮,遇金属,甚至震荡都会引发自爆,如此一来,军舰自然而然的也就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火药筒。为了使其稳定,日本专家无所不用其极,在付出很大的代价之后,下濑雅台最终想到了在弹体内部刷漆和上蜡的方法来,使得这种炸药能够勉强完成入役,这种特制炸药也因此以其名字命名。纵观同一时期,世界各海军强国其实都有对苦味酸炸药作过研究,但是苦味酸的能性实在难以稳定,为免自伤,大家纷纷放弃。世界上唯一敢将苦味酸炸药入役并且投入实战的国家就剩日本。由此我们也可知晓,当年日本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提高炮弹的威力,真可谓是孤注一掷,同时也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日本武士道那种只攻不守,彼死我亡的疯狂理念。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19 02:00
        第四章节 片面的改革 各怀鬼胎的官员 散漫浑噩的人心
        曾经有身为教师的汉社袍子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既然实心弹多为无用,那么为何当时的中国舰队不装备多点的开花弹,或是如日本一样去研发苦味酸炸药,而是一味死心眼的使用实心弹?其实,只要稍为清楚近代史的人就会知道,虽然清廷自1864年平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并在1865年开始搞起洋务运动,一切表面上似乎是痛定思痛,开放国门,接触世界,而洋务派大臣亦然在朝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守旧的顽固派依然是古老封建帝国真正意义上的决断者。这帮以慈禧为首顽固派们之所以答应改革,兴办洋务,并非真的是脑瓜开窍,而是只想从西洋各国引进各种新式火器,战舰,而求达到压制国内诸如"太平天国"这般的反对势力的目的。一旦目的达到,内部稳定,自然重新闭关自守。
        由于顽固派们眼里没有世界观,因此在对待外来事物的时候,从来只是注重了物件的本体,而物件背后所包含的一系列研发制造的环节和过程,他们则往往会忽视,忽视了研发过程,后续也就没有了改进更新的动力。而至于后期某洋务派中人所提:效仿西人,兴新学,开民智的议程,更是未及朝议即被否决。原因很简单,开启民智,一来直接冲击到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绝对权威,因为人民一旦有了个体思想意识,朝廷必然不好掌控,无论任何时候,都是统治者的大忌(参考老子《道德经》第19章和第55章所云,也参考现实工作时上下级的关系,领导一个驽钝听话的下属总比领导一个能干精明的下属来得容易);二来,洋务派当中也有不少投机者,在两派之间经常"走钢丝",目的就是要在从中渔利,一旦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自当反对。
        正是因为民智不开,大清国的国民没有国家意识,导致洋务运动的推行异常艰难。对于一切外来物,大家常以一种憎恶的态度去对待。打个比方,某处要修铁路,遗老遗少们就会以破坏风水为由,煽动周围民众进行阻挠;火车要上铺好的轨道行走,他们就以火车声音太大,吓跑耕牛为由上告各级衙门;架设电报线,有时难免会占用一部分农民的耕地,该农民从来不知电报线是啥玩意,也没有旁人开解指点,竟就以为这是自家田地生长出来的庄稼,把线路割了去换粮食吃。而在甲午开战之前,不少的日本间谍频频出没各地及沿海,堪察地形,裱画地图,同时也以稍高于市面价的价钱,向农户以及渔民打听相关资料。中国的农民出于自身获得的感激,往往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知的事和盘托出,甚至亲自为日本间谍作向导。奈何如此,就是因为在封建王权制度下,百姓是统治者座下的奴才,大家不懂什么大道理,平日看天吃饭之余,还要忍受各种苛捐杂税,自身毫无获得感,而这些间谍的出现,往往能很快的解决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故这些日本间谍在当时的中国农民心目中奉为"真正的圣贤"和"天下少见的大好人",完全不足为奇。
        看看,这个就是19世纪中国的社会现象,从上到下,一盘散沙,各人各有各人的打算。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能够改进和制造出来工序复杂的开花弹,或是研发苦味酸炸药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虽说开花弹也曾经有人作过研究,可是实在能力有限,没有成功。而苦味酸这东西也曾引进过,但是它实在太灵敏,易燃易爆,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深埋了事。各大兵工厂里,唯一能够用来撑场面的,就只有是实心弹,可谓舍我其谁。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0 00:54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19-4-20 01:08 编辑

       第五章节 死板的官僚制度与无知的清流文官
       然而,就算是实心弹,工艺制造上还是存在暇疵。兵工厂权属国家,但是却是由地方衙门承包。那些接揽了兵工厂承包工作的地方官员,在拿了国家给予的承包款后,却是用着管束自家下人的方式来压迫剥削工人。而因为兵工厂权属国家,无论承包者做好做坏,一到时间款项自然下拨而来,这个就是调拨制度。在调拨制度之下,兵工厂无论向国家提供什么样的军工产品,价钱都是一样,故兵工厂的生产不计算生产成本,不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如此这般,以次充好,以废入填的情况自然层出不穷。
        而作为下层工人,因为长年被受封建衙门承包人的盘剥,身心受创,平日上班自然缺乏生产积极性,敷衍了事,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偷工减料势在必然。在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底下,最终导致了兵工厂生产炮弹的模具,在尺寸校对时经常出现失准,炮弹的弹体与炮膛的规格不符,战时需要在战场上用锉刀二次加工之后才可勉强填装,减慢了发射速度,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深受其害。
        而在大清的朝堂里,自1865年开始,洋务派和顽固派便就势成水火,直至1894年甲午战前,双方之间的明争暗斗还在一直进行当中,而在"丰岛事件"之后,得知运兵船被袭,朝野群情激奋,一帮子的儒生们更是力主开战。然而这帮空有满腔热血,说话夸夸其谈的清流文官们,其实没有哪怕一人懂得或是看得清世界格局以及自家军队的实际情况。见得李鸿章主和不战,便就借机挖苦讽刺:"洋务派竭尽国家十几年的财力物力,花费无数,兴办洋务,打造北洋水师,无非是为了自强。到如今军舰齐备,火炮强大,弹药充足,却还是不肯迎战,那么十几年的投入岂不白费?"为由,对李鸿章大加指责。没有人知道李鸿章真正揪心的事情是什么,也没有人关心北洋水师的军舰,在1888~1894年之间,锅炉和隔舱的水密橡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满朝文官谁都不知道,现代化武器装备每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得进行改造升级。大家总是强调"过去","当年"的投入,并不理解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对舰队乃至是国家的影响和意味是什么。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0 00:58
        第六章节 劣质煤
        面对朝野的质疑,顽固派的从中作梗,新生的北洋水师犹如是一台拖拉机器,拖带着大清国这个行将就木的垂垂老者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尽管被受垢病,但是在战场上,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还是不惜生死,勇敢战斗,即使弹药不继,也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将所有能够打出的炮弹都射向了敌人,甚至冒死进行自杀冲击。这些选择为国而死的北洋水师将士都尽到了一个军人该尽的义务和责任,然而有许多的事情,却不是单凭勇敢就能解决的。大到战略,细到装备乃至一块煤,其实都是决定着国家命运的因素。
        人要食粮,军舰也要食粮。北洋水师各舰都是蒸气燃炉,因此煤对舰队来说可谓重中之中。基本来说,北洋水师所要的煤来自开平煤矿,这个煤矿产的五槽煤质优,化火,烟少,用作出口也是当时世界有名。然而,对于优质的燃煤,北洋水师却是可望不可及。问题还是那个------经费不足!即使到了临战之前,水师提督丁汝昌写信给矿务局总办张翼,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张翼依然给北洋水师发来如同渣土一样的八槽劣煤。查其原因有二:其一,北洋水师用煤,属于国家调拨,即无论给什么样的煤,朝廷给的都是一样的价钱,而且,北洋水师经费紧张,时有拖欠,所以优质的五槽煤都被张翼的矿务局卖到国外赚钱了。赚来的钱,又大多分给了大股东李鸿章,送给了慈禧;其二,张翼本为商人,商人以逐利为本,丝毫没有国防观念,加之又是醇亲王府的主管,故其不受北洋水师节制,也就可以完全无视丁汝昌的交涉。
        北洋水师所用的劣质煤,由于散碎,甚至呈粉状,故而煤烟极大,可想而知,如此这种老百姓用来烧饭都会嫌其呛脸的散煤,用到军舰上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散煤的燃烧值低,这就了导致锅炉所产生的功率不足,功率不足,舰只在航行时速率就慢。按平均而言,北洋水师各舰在海上编队时,正常速率应为15节,而在黄海大战中,平均速率只有7节,而对手日本联合舰队的平均速率为19节,孰高孰低,一目了然。除此,劣质煤燃烧时由于烟大,在茫茫大海中格外醒目。即使对手一时看不见舰体,但是只要看到煤烟,就能判断出来舰队大概的位置,从而抢先做出战略布置。大东沟一役,北洋水师所以吃亏,除了炮弹质量,劣质煤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1 00:35
        第七章节 冥冥中的致命时差
        除了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时差问题最近三年也被相关学者提出。这个一直以来被忽视的话题被找出来,源于一份东西。话说是在民国十二年,大约是1923年的时候,很突然的在国内某报纸上连刊着这样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前北洋水师的军官(隐去名字,个人推测,其极可能是定远,镇远,来远,靖远四舰上的人,因为这四艘舰由始至终都在战场上,完整地参加了那场5个小时的战斗),他在一部以日记形式,即几月几日,几时几点,发生什么事情而写成的一份叫做《甲午日记》的东西交给了报社编辑。当中的信息里头包含着这样一个惊人细节,就是该军官在记录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当天,定远舰发射第一炮的时间是11:50,但是日方记载的时间却是12:50,这个一小时的时差看似细微,但是却在冥冥中悄然改变了两国的命运。
        打比方说,中日两国军队每天起床的时间都为6:00,但是中国用的是北京时间,而日本用的是东京时间。日本时间的6:00其实就是中国时间的5:00,也就是说,日本军队起床的时间要比中国军队早。根据上述情况,如此类推,同样是12:00,人家已经吃好了饭,并在甲板上散步,而我们则还在洗菜中;人家的舰只已经鼓足了劲发动起来了,我们这边则还在点炉;人家的炮弹上膛了,我们这边则还在用擦炮布,擦拭着枪炮上的保护油脂。回顾当年的战斗过程,北洋水师的动作真的是每每都比对手慢一步,以前都说一切皆是天意,而今看来,这个时差问题,恐怕才是对一切的最好解释。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1 00:39
       第八章节 无处不在的间谍活动
       曾有人用这样的短语来形容安插在他国的间谍,"晴天下的阴影,暴雨前的乌云"。而在19世纪70~90年代,这样的一群人便就格外的活跃于中国的各个城市,乡村,港口,足迹甚至到达中国的新疆,西藏等地。他们有的装扮成商人,有的装扮成渔民,码头工人,亦有装扮成和尚,乞丐的,总之就是各行各业,包括一些政府官员的幕僚及是助手。他们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梳着象征着满族的发辫,穿着长衫马褂,做着一切中国人日常该做的事情,一切似乎没有什么特别。
        在这些来华间谍里头,以经营上海"乐善堂"的岸田吟香(日本近代企业家,同时亦为日本情报大佬),日清贸易研究所所长的荒尾精(日本间谍之魂)最为著名。他们以研究中日两国的交往贸易为由,大量培养间谍人员,其中后来的石川伍一(被拿获斩首),宗方小太郎(逃离中国时,让驻守长江的把总认出,但是又故意放走,回国后得到日本天皇接见)便是一众来华谍报人员当中的佼佼者。他们到处走访考察,将中国各地的风土,民俗,经济,文化,工业,商业,行政等归纳造册,其详细程度甚至远超许多中国人对自身的认识,特别是对各地的地图以及海岸线的精准绘画测量,更是达到"绝"的地步,可以说你家的水井在哪里,村头有几户人家,养有鸡鸭猪牛多少,地图上标得一清二楚。外行人看不出来门道,认为这些的锁碎事情没有什么好记的。孰不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数据,背后却是有着另外一番的深意。
        记载的水井及是耕牛鸡鸭的数量,就是要让他们的部队知道,经过本地区时可以提供多少补给(日军军令中有一条:尽量取粮于敌);而记载的村户人口,就是让侵略者们知道本地区的劳力如何,以便调用。后来,这些地图由于制作精准详细,以致到了全面抗战时期,中日双方军队所用的军事地图,居然还有不少是这个时期绘制的,直到二战结束。
        凭着对中国不怀好意的觊觎,间谍们也就渐渐的摸清了各省的军事设施及是兵工厂等详细兵力布置,沿海炮台的方位以及数量,舰队出航和作训的时间,停泊地点,航道的暗礁和浅滩,炮台与炮台之间的射击死角等讯息。在"长崎事件"中,日方甚至还在意外当中获得了清军舰队的密电码本,令到后来一切的军事及是来往通讯全数被日方掌握,包括后来李鸿章赴马关谈判时清国内部的政令,全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暴露无遗。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日战争实为一场赌局,双方牌手在赌桌上对牌,人家却是抢先摸透了我们的底牌。虽然我们尚未将牌打完,但是其实已经输掉了。可笑的是,当初对于日方的间谍,清国官员和民众在大多数的时候,非但不予揭发拿获,反而大加欢迎,实在是让后人无语。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1 00:47
        第九章节 定远舰潜在的隐忧
        发生在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当时清廷的许多人都应为,吃亏的原因乃是由于日本有了铁甲舰(扶桑,金刚,比睿),而中方当时全为木船。知耻而后勇,清廷由此遂向英国求购铁甲舰。然而由于受中间人赫德以及英方船厂故意抬杠等因素左右,中英双方没能达成交易意向。
        其后,中国将订购铁甲舰的目光和希望放到了新晋欧洲军事强国------德国(当时叫普鲁士)的身上。因为此刻李鸿章认为,德国克虏伯兵工厂所生产的枪炮和伏尔铿船厂的舰船,性能不亚于英国的维克斯兵工厂以及阿姆斯特朗船厂的产品,而且德国又是刚刚打赢普法战争(1871年),于是拍板下约,着驻德公使李凤苞全权负责事宜。德国人对此投桃报李,不光德皇热情的接待了赴德购舰的中方人员,还让专家带领他们参观兵工厂。最为要紧的是,德国造舰的价钱要比英国便宜得多,而且同意按照中方的要求建造军舰。例如:为了适应中国港口的深度,规定吃水不能超过6米。为了节省开支,舰长不能超过100米。缩小了比例的舰只看似问题不大,其实不然。因为比例缩水,导致兵工厂原本为全尺寸比例舰只量身制作的32倍径305mm(9.760米)1880式长管炮不能安装上舰,临时只能使用德国1880年以前所生产的口径同为305mm,但是倍径只有25倍(7.625米)的短管炮凑替。【公式:炮长=倍径*口径,清廷造舰时,只考虑了舰长和吨位,并没有强调火力】如此一来,定远舰主炮的威力立时打了折扣。
        数据参数为证,32倍径长管炮弹丸每发重量是430公斤,而25倍径短管炮每发弹丸重量仅为320公斤;32倍径长管炮的炮弹是4倍径(1.220米),而25倍径短管炮的炮弹仅为2.8倍径(0.854米)。长管炮因为炮身长,弹丸重,炮弹在发射时,在炮膛内加速的时间就长,惯性大,出膛速度更快,射程自然更远。按原装正常估算,32倍径的305mm长管炮在1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600mm,但是由于使用了短管炮,穿甲厚度仅为441mm,这个威力还不如致远,济远装备的双联装210mm炮(倍径为35倍,1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451mm)。同时,因为定远舰装载短管炮,其注定只能使用重量轻的炮弹,一些适用于长管炮的重弹丸不能使用。因为虽然同样是305mm炮,长短管却不能兼合。短弹丸填入长管炮里问题还不算太大,但是若是将长弹丸硬填入短管炮里,由于弹丸重,其发射时所需要的发射包亦要加量。在药包加量之后,炮膛能否承受发射时的超大压力是个未知数,若是不能承受,当场炸膛造成伤亡是绝对肯定的。就是炮膛能够承受压力,由于炮管短,重弹丸在加速度未达最大即便出膛,初速不够,射程自然达不到预期。
        综合以上一切数据,在大东沟战役中,中方舰只老迈,弹劣,煤次,唯一可以给我们撑场的,就是定远和镇远上的8门大射程巨口重炮,这也是一直以来,各版本历史课本给我们的安慰。现在看来,这种优势其实也不存在。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25 01:32
       第十章节 管退炮VS架退炮  60万VS2.3亿
       根据曾经亲身经历过甲午黄海海战的幸存者描述,大战当时,尽管北洋水师船炮陈旧,但是水兵和将官的技术能力其实远在日本海军之上。然而不知为什么,自从开战以后,日本人的炮弹却始终不住的在自己身边爆炸,仿佛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家都不禁纳闷:难道日本人的炮都不用装填的吗?
       按照1894年中日双方海军舰只的舰炮数量对比(含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数值如下:200mm以上大口径炮21:11,100mm中口径炮209:141,75mm小口径炮92:50。单看数据,中国似乎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实战证明,这些数量上的优势却不足以赢得胜利。究其原因,是乃与两国所装备的火炮性能有着明显的代差有关。
        北洋水师由于成军较日本联合舰队要早,故而在装备上基本还是以19世纪60~70年代所生产的架退炮为主。所谓架退炮,就是大炮在发射炮弹之后,在后座力的作用下,炮身猛地向后位移。在后座力转移抵消之后,借助炮座的复进簧和滑轨的帮助下,炮身才能复位(有的甚至还需人工助推)。炮身了复位以后,炮手拉开炮栓,抛出上一发炮弹发射时留下的装药筒,然后用炮刷清理干净炮膛内部上一发炮弹残留的发射药(当时的炮弹为分装式,发射时,需要人工的将弹头和发射包结合在一起),完毕才能再次给炮膛填入第二发炮弹(若是开花弹,还需要在弹头插上引信),重新填入发射包,关上炮栓,瞄准,再发射,不断的重复以上动作,就是一组操作熟练的炮手,没有3分钟时间不可能完成,而且口径越大,装弹时间也会相应越长。
        反观日本,由于19世纪80~90年代,世界军事又一次完成革新,海军从强调大口径炮往强调中小口径,但是速射的炮作了方向性转移。于是,日本顺应时势,购买世界县级舰只的同时,将原本的旧式架退炮换下,换上更为易于操作的新式火炮------管退炮。所谓管退炮,就是发射时,炮座不会随着炮身后移的炮,而是单单只是炮管往后移动。炮管要比整个炮座的重量要轻,故复位时间要比老式的架退炮快10倍以上。不但如此,日本海军当时使用的炮弹,除了威力大之外,外观还是整体式的,不需要像北洋水师那样,发射后要清理炮膛内部。另有,日本海军所使炮弹的底药为无烟棉火药,速射炮发射之后,不需要像北洋水师那样等待硝烟散去即可进入二次填装。有赖技术的革新,使得日本海军各舰的平均射速,从过去的3分钟1发,变成了1分钟6~7发。与北洋水师对比,形成瞬间18:1至21:1的火力压制。这个数据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邓世昌驾舰冲锋时,在2200米距离上会被日本的火炮瞬间撕碎,功败垂成,悲沉黄海的原因所在。
       有人会问,对于如此一边倒的局面,北洋水师当中难道就没有头脑清楚,洞悉世界大势的人?当然有!据史料记载,丁汝昌等人自1891年访日之后,即便上疏李鸿章,要求为水师换装新式速射炮和弹药,但是清廷户部却在同年下达了《海军军火禁购令》,并且为了给慈禧做寿,决定连续两年停止了对水师的一切费用。直到1894年3月底,李鸿章又一次向光绪皇帝递上奏呈,要求购买速射炮,但是依然没有受到重视。无奈之下,李鸿章在深知自己海军明显不如日本的情况下,采用一贯的战略威慑以恫吓对手,以此来继续维系着脆弱的和平。最终,丁汝昌没能为舰队要来好的煤,李鸿章也没能给部下更好的保障。对于李鸿章而言,北洋水师是个麻烦,而在朝堂之上,这个问题带来的麻烦更大。因为在某些政敌以及清廷的眼里,北洋水师的存在已经是他们所能容忍的最大底线,如今又来要钱购船添炮,那么是否会把李鸿章的个人势力坐大?出于封建皇权维系的考虑,是时光绪皇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和(晚清祸国三大国家级垃圾之一)提出颁布《海军军火禁购令》,以此截断北洋水师的"粮草",同时也好给自己的政敌李鸿章一个大的打压,也呼应了以慈禧为首顽固派之政治口号"凡是对手需要的,我们就是反对!"这个便是清末顽固派与洋务派之间相互角力争斗的政治生态反映。可悲,为了节约区区60万两白银的装备置换款,中国后来付出了2.3亿战争赔款的代价,足够买上20支北洋水师或165艘定远舰。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30 02:47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19-5-7 16:22 编辑

       第十一章节 雁行阵的正确与否
       甲午之后的120年来,针对当时北洋水师在黄海大战中所排列的阵形,不断的有学者以及一些的军事迷提出质疑,认为那样的布阵导致了黄海大战的失败。但是同时亦有人认为,如果当初北洋水师不是使用雁行横阵,估计结果会输得更惨。这些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那么究竟孰对孰错?其实,只要知道北洋水师的作战理念以及军舰舰炮的具体分布位置,答案不难得出。
        所谓雁行横阵,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参战各舰,按照大雁飞行的队形一般排列成"V"字形,中央突前,两翼跟随,切入包抄的阵法。此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具体记载,不过那是冷兵器步战车时代,使用于陆战。
        而在海战场上的应用,则是始于1866年,奥地利与意大利在地中海利萨岛周围爆发的一场大海战,史称"利萨海战"。海战中,奥地利海军一改以往木质风帆战列舰一字纵队,舷炮对射的传统阵法,却是采用了看似离经叛道的雁行横阵,以厚重的舰体铁甲作为防御,以船首的大口径重炮和水线以下的铸铁撞角为进攻利器,出乎意料的将意大利的舰队拦腰截断。随后,打头阵的奥地利海军旗舰"费尔南德"号利用船首撞角,撞沉了意大利海军的旗舰"皇帝"号,意大利由此惨败。奥地利海军如此惊世之举,使得西方各国海军在此后的十数年里纷纷仿效。由此,雁行横阵便就成了"世界第一阵法"。
        由于海战理念的转变,各国造船厂针对当前的适用阵法,对军舰的舰炮位置也作了调整,去掉了过多的侧舷炮的同时加大了船首炮的口径,并且加固了水下撞角。在这样革新设计背景下,中国于1879年向英国纽卡斯尔船厂订造的两艘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1880年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的巨型战列舰"定远","镇远"和穹甲巡洋舰"济远";以及于1886年向英国,德国同时订购的两艘穹甲快速巡洋舰"致远",靖远"与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甚至是国产的装甲巡洋舰"平远",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产物。这些舰只对比其他时期的各型战舰,有着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们的所有火炮都是朝前布置的,向着舰首方向。亦就是说,在海战时,当且仅当将船首对向敌人的时候火力输出是最猛烈的。海战的条令要求扬长避短,因此,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选择以雁行横阵接敌,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相当正确的。再者,由于舰队接敌时舰首对敌,受攻面积同时亦是最小的。
        有人认为,北洋水师使用的雁行横阵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就是把舰龄最长的,火力最弱的两艘舰"超勇","扬威"置于整个横阵的最右翼,以致它们在开战半小时即便被击沉,造成阵脚大乱。对于这个观点,留意下面的沙盘推演。
[attach]2547[/attach]

        由图得知,临战布置时,北洋水师贯彻落实了雁行横阵的接战队形。以"定远","镇远"两艘各为7300吨的战列舰居中,形成突前的第一小队,这个做法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以两艘战列舰平均240mm的铁甲来抵御日舰连番炮火的攻击,同时也能使"定远","镇远"8门305mm主炮的威力得到充分发挥。上述讲过,虽说"定远","镇远"的305mm主炮为短管炮,但是它们的仰角最大射程还是可以达到8000码。而日舰装备的速射炮虽然射速高,但是有效射程只有3500码。也就是说,无论怎样,中方的舰炮由于射程大,必然会抢先开火。而日舰由于射程近,若要发起攻击,必须先要通过3500码~8000码这段死亡距离。在这距离上,日舰完全被动,要是有奇迹,当场瘫痪或击沉它两三艘是可能的,因为此刻日舰排出的作战队形为一字鱼贯阵,其侧舷要从北洋水师的正面通过,这时日舰受攻的面积是最大的。这个时段,亦是北洋水师获胜的唯一机会。
        "定远","镇远"的左翼中间,是由"致远","靖远"组成的第二小队,这个小队的两舰彼此是为2700吨的英式穹甲巡洋舰。两舰的火力较为猛烈,并有强压通风技术,因此它们为北洋水师五个小分队中最快的,能够很好的保护旗舰,同时在近敌时也可进行高速突击。
        "定远,"镇远"的右翼中间是由"来远",经远"组成的第三小队。这个小队的两舰彼此皆为2900吨的德式装甲巡洋舰,火力对比"定远","镇远"要弱,但是装甲厚重,抗打,在保障旗舰安全的同时,也有照顾右翼阵脚,两艘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的任务。
        北洋水师的两翼阵脚都为弱舰,左翼是2300吨的德式穹甲巡洋舰"济远"是北洋水师之嫡系,服役十数年,而僚舰"广甲"则是原属广东水师的三艘主力舰之一,1300吨铁皮木架的身躯与其他"远"字舰比较显得娇小,也是因为弱,故而排位相应拖后。
        相较以上四个小队,由"超勇","扬威"组成的右翼阵脚第五小队是最弱的。它们不光舰龄长,锅炉老化,更要命的是没有保护装甲。战前排阵之所以将它们置于右翼,那是考虑到这个位置相对安全。因为不管怎样,从战斗的时间和接敌距离上看,两舰在此位置,接敌是最迟的,承受敌方炮火打击的时间是最短的,而受到的损失,相应来说也应该是最少的。对于弱舰而言,战前的这种部署,也算是对它们提供了保护。毕竟,安全这个东东,在战场上是奢侈的,没有绝对的。

附黄海海战三个阶段的兵棋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f2b6e0102w461.html

       假如说换个思路,换个打法,情况又该如何?这是双列纵队模式:
[attach]2548[/attach]

        可以看出,以此队形应战,虽然发挥了两艘战列舰的火力,但是其他各舰在切入敌阵之前完全无所作为,搞得不好,你来一队,人家就给你灭一队。
        另外一种是一字纵队排列:
[attach]2549[/attach]

        可以看出,一字纵队排列的作战模式,很显然的就是要使军舰的舷侧火力得到发挥,但是北洋水师军舰的火炮布置都是指向舰首的,若是硬是把它们横着来打,舰上的火炮有50%以上发挥不出来,还有,北洋水师是受"利萨海战"战术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所以军舰基本没有附置舷侧炮,全舰队纵观计算,100mm口径的速射炮仅有3门,而日本联合舰队呢,同样口径的速射炮却多达81门,1:27,估计是傻瓜也不会这样用兵吧!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30 03:03
        第十二章节 雁行阵的弱点
        任何阵式都有它的局限性,雁行横阵也不会例外。当年北洋水师排出世界盛行的"第一作战阵法",表面上看攻防似乎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其实弱点还是挺明显的,就是机动能力欠奉,特别是在转向时,体现尤为明显。
       懂得基本军事常识的人知道,凡要进行冲锋的战斗,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只要是排成横列的,一旦冲锋发起,想要改变方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无论向左或是向右,横排两边的节奏是不一致的。譬如左转,必须是要左翼减速,中间保持正常,右翼则是需要加速(过程可参详军训中的横排转弯),而且由于存在内外弧差,外弧最右翼的行进速度必须要是内弧最左翼的2倍以上(参详正规运动场的跑道设计,内圈400米,最外圈则是至少750米)。如此一番操作,不光要求水兵和将官有良好的掌控能力和精确配合意识,还需要同组小队当中,两艘互为依托的舰只的动力相当(参详军训中横排踢正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旦个中某个环节出错,整个队形自是无法继续维持。
        反观日本舰队,由于需要发扬舷侧火力,故而使用一字鱼贯阵也是必然的,况且当时的日本舰队,其实还存在训练不足的情况。参加黄海海战的舰只当中,除了"扶桑","比睿","赤城",其他各舰基本都是1892~1894年之间入役的。像是"三景舰"当中的"桥立",更是在战争爆发前3个月才建成下水的,而"西京丸"本身是游轮,上面的水手甚至还是航运公司的员工。这伙水手之前对海战阵形一窍不通,勉强能够将船开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全队采用鱼贯阵,旗舰打头,其他跟后的只要做到一样就够了,那就是跟着跑。旗舰加减速,后面跟着加减速;旗舰左右转弯,后面跟着左右转弯;旗舰开炮,后面的也开炮,反正只要别撞上就行(参详幼儿园老师拿着铃鼓带领小孩子过马路)。此举因为简单直接,且无需考虑水兵的操作精度和舰只的动力配置问题,故而在海战当中,这种阵形是最容易保持的。
        由此可见,当年的黄海大战,中日双方其实都是根据自身舰只的特点,扬长避短而排列出来两种不同作战理念的阵形。严格来说,阵形这个东东,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最先进或是最落后,只有是是否合适这个观点。战场之上,向来都是技术决定战术,理论结合实际的,只不过由于当年北洋水师的确是在战术思维及是各种软硬件上皆是处于下风,无形中放大了自身弱点,才给敌方有了可乘之机。而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也就有了凭空猜想的话题罢了。双方的真实差距,其实不是存在武器的本身上面,而是体现于人本身的思想是否进取。正如有军事学者所说的:北洋水师的阵形是"天下第一阵法",而当清廷还在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的舰只适用于"天下第一阵法"的时候,日本则是想方设法的去研究如何打败这种"天下第一"。当自身沉浸与"独孤求败"的美梦当中的时候,失败的种子其实已经种下了。因为对比前者,后者自然更加主动,也更有干劲。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30 03:08
        第十三章节 传说中的"白朗古"号
        对于120年前甲午的惨败,有资料记载,北洋水师其实曾有机会获得比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性能更为先进的军舰,一艘有着"中日战争,孰得孰胜"评价的新式舰只。那么它究竟来自何方?有何优越之处?带着疑问,我们回到过去,为此问题探寻答案。
       原来,如此一艘披着神秘色彩的军舰产自英国,其全名叫作"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当时隶属南美洲的智利海军。其船型虽说与日本购买的"吉野"相同,但是吨位,速度,火力则是要比"吉野"超出至少一个档次。试想,要是此舰真的来华并且参加了甲午海战,也许北洋水师想要压制日本的第一游击队或许就不是难事了。然而自始至终,甲午战争却没有听到过一艘被叫做"白朗古"的军舰参战,空得到一个"孰得孰胜"的评价。
       李鸿章发现此舰时间是1894年的7月,那是离"丰岛事件"发生大约还有十来天。在与府里幕僚谈论事情的事候,无意中得见了"白朗古"号的图片,联想北洋水师自从成军以后七年未添一枪一炮,一肚子的怨气顿涌心头。出于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7月16日,即海战爆发前2个月,李鸿章密电驻欧洲四国公使,同时亦为北洋水师紧急从欧洲购买舰只的负责人龚照瑗,道:"海军快船,速率过少,英厂如有制成新式大快船,多置快炮,行二十三四迈,望密洽议购。价若干,趁未决裂前送华,迟则无及。"龚照瑗从电文中深感李鸿章之急切,遂连忙与英国船厂交涉。
       李鸿章急于要买新舰以来压制日本,英国船厂这时也捏住清廷急需购船的心理,趁机频频坐地起价。据记载,阿姆斯特朗船厂提出的要求是:如果要向船厂订购一艘新的"白朗古"号,必须先买一艘由船厂所造的扫雷舰,而这艘扫雷舰的售价还不菲,54000镑,折合白银37万两(1镑=6.5两)。消息传到李鸿章耳里,深知北洋水师家底的他认为,英国船厂要价过高,指示龚照瑗继续与英国人沟通,但是英国人坚持不肯让步。无奈,李鸿章只得指示龚照瑗继续与船厂洽谈。
       在多方努力之下,扫雷舰的价格最终定为52500镑,这艘扫雷舰,也就是重组后北洋水师的"飞霆"号(420吨,10节)。虽说价钱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超出当时的合理价格许多(35万两)。而当英国人见得清廷的买下了"飞霆"号之后,更是胃口大开,遂将新"白朗古"号的价格从34万镑,上涨到50万镑,折合白银350万两。这个概念是什么,足够买上2艘"定远"级战列舰,还有富余。可悲,空有当时世界第二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没有任何像样的现代化工业能力的中国,待到用舰的时候就只能是任人宰割,根本没有办法。
        更加让人感到窝心的事情还在后头。就在按照李鸿章的指示,将"飞霆"号的购买合同签订以后的几个小时,本以为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顺利买得新"白朗古"号的龚照瑗,却是收到了英国政府发来的声明,拒绝向身为交战国的中日双方出售舰船。紧接着,欧洲其他的国家也相继发出类似声明,这样一来,清廷在欧洲买舰的途径被彻底堵死了。不光无望得到新的"白朗古"号,就连"飞霆"号也只能是在1895年6月才回到中国。这时,甲午战争早就结束了,《马关条约》也已签订。这桩"白朗古"号的买卖,也注定成为了一个虚缈的传说。
        假如新的"白朗古"号若是真的买到了,甲午战争的局势是否就要改变的可能?这是一个很有话语性的问题,一百多年在来学界里争议不断。然而就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根本不会成为问题的问题。首先,龚照瑗当初接到李鸿章电报的时间是7月16日,离真正开战只剩两个月,即便英国船厂有事先造好的船放在那儿,价钱也谈妥,但就两个月的时间也根本来不及开回中国。其次,新舰交付,舰员要熟悉新舰的性能,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训练而形成战斗力,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如何编队。清廷要买"白朗古",无非是看上它的速度和火力,但是众所周知,北洋水师在海战时,接战速度是7节,而"白朗古"的速度是26节,悬殊过大,注定它不能与大部队协同行动。若要协同,除非它把速度降为7节,这样一来,编队当中多一艘少一艘舰便就没有多大意义。再有,"白朗古"号是新作战理念下的产物,适用于纵队阵形,而北洋水师接敌时用的是横队,在横队中,"白朗古"的舷侧火炮威力根本无法发挥。横看竖看,单单一艘的"白朗古"起不了大的作用,而且还因编队问题被处处制肘。要买,起码需要一个整的编队,4~6艘才有作用,否则,除了在海战里多沉一艘舰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结果。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4-30 03:11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19-4-30 03:18 编辑

       第十四章节 疯狂的"北洋第二水师"计划  功败垂成的"借筹记"
       李鸿章欲从英国购舰的计划破灭了,但是很快的,他又把目光转投向南美洲的智利海军。因为"白朗古"号就在智利人手里,只要能够买来,效果一样。而当年的智利海军,其本身世界排名亦为第7,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海上力量(相比之下,中国第9,阿根廷第10,巴西11,美国14,日本16),只是进入19世纪中后期以后,随着战争威胁的日益减少,智利经常抓住时机,大做卖旧舰买新舰的交易,借其他国家之急需,高价出售本国的现役军舰。一来二去,在更新了本国战舰的同时,往往还能赚到盆满簸满。因此,在了解到清廷的情况以后,智利遂向李鸿章提出了一个"打包团购"方案,提出可以将自己的7艘旧舰卖给中国,当中包括李鸿章渴望的"白朗古"号。
       智利人放出的这道消息很快的就传到中国来,李鸿章问讯先是大惊,冷静下来之后,一个大胆的计划便在他脑海中油然生成:不光买下这批旧舰,而且还要在当地招募雇拥兵,配足弹药,组成"北洋第二水师"。秘密的从南美洲出发,横跨太平洋,到菲律宾吕宋岛作战前休整,之后不回国,而是直接一股作气的扑向日本长崎,以攻其之必救的战术,缓解北洋水师的正面压力。
       而据说,北洋水师在得知李鸿章的计划后,十分兴奋。丁汝昌为此还召集部下在威海卫一起商讨如何配合"北洋第二水师"的作战方案(此招实为奇招,合三十六计"围魏救赵","瞒天过海"于一体),然而就在此时,智利人却是同英国人一样,宣布不再向交战国出售军舰。
        北洋第二水师的失败虽说让人扼腕叹息,也可能有人因此指责智利人言而无信,但是如此结果其实也是必然的。客观的看待李鸿章的这个想法,其战术理论层面是上可以的,然而若要实施起来,则是绝对的傻冒。先不说时间上赶不及,智利人要把自己手头的军舰卖掉赚钱,其本身没有问题,可是如果要将这桩买卖置于台面,而且还是那么紧要的时间节点,智利本身就要冒政治风险,搞不好自身因为这事连带就会成为交战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智利人自然而然选择退缩。任何国家都是一样。
        北洋第二水师的计划告吹了,不久甲午之战亦然打起来了。僵持期间,清廷驻欧洲四国公使参赞官宋育仁(龚照瑗的助手),想出来了一个比"北洋第二水师"更加大胆,操作性更强,成功率更高的计划:雇佣南美三国海军组成奇袭舰队,从澳大利亚招募水兵,经菲律宾北上,直取长崎和东京。因为宋育仁看出,倭资少财乏,持久必困之。为求胜利,彼必然倾巢而出,这个时候正好乘虚而入。在计划里,宋育仁设想得可谓有条不紊,先以中国的名义向英国康迪克银行借款300万镑,以购买英国卖给阿,智两国的5艘大舰及10艘鱼雷艇;后在澳大利亚招募水兵2000,休整备齐弹药立刻直扑长崎,东京。为了达到一击制敌,宋育仁甚至私下拜会琅威理(前北洋水师总教习,1890年去职返英。在华任职期间,治军严格,并常以日本为假想敌,对日本的国情熟悉),让他任奇袭舰队指挥官。在得到琅威理的意向落实之后,宋育仁又是与国内的地方大员,如刘坤一,张之洞等取得联系,以求支持。不久,一切船只,枪炮,人员遂然宣布到位,一支空前强大的奇袭舰队雏形已见,整装待发。
        然而人算还是不如天算。此前因为买舰事宜而回华述职的龚照瑗返回英国,宋育仁遂将计划和盘托出。龚照瑗听后既惊又怒,认为宋育仁擅作主张,又异想天开,随后将情况报告了李鸿章。而李鸿章后来又把事情奏报给慈禧。慈禧大怒,认为宋育仁这是没事找事,遂下旨停止计划,同时着令宋育仁回国。奇袭舰队计划就此泡汤。回国途中,伤感的宋育仁奋笔写成了《借筹记》一书,详细的记录了那次奇袭计划从诞生到胎死腹中的经过。我们今天才得以知道,原来中国当年也曾有过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
        对于宋育仁计划的失败,个人而言还是感觉比较可惜的。因为如果成功,中日两国的历史必会重写,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包括"南京大屠杀",也就都不会发生。客观来说,宋育仁的确是个人才,他的前瞻思维是在当时乃至现在的中国高层官员里,估计都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出一个来的。而在整个奇袭计划中,操作层面不错,他是趁着上司不在的时候,私下与琅威理等人接触,钱,弹,人,舰俱备,就差出发,结果却是一步之差,告诉龚照瑗,请示李鸿章。公正的说,李鸿章虽然在当年也算是眼光独到之人,但是说到战略决策,他的胆子还是有点儿小。1886年"长崎事件"中,他就没有批准北洋水师炮轰长崎,琅威理当年也因此大发牢骚。试想,日本是岛国国家,它要拓张必然依靠海军,要是把它的海军消灭掉了,那就至少让日本人20~30年内都爬不起来,后面的历史也就没有了。与此事对比,好多的事情它就是多走一步便可以改变历史。提出《海权论》的马汉,他有一个忠实的朋友,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总统。他在建立美国近代海军的时候,他就是完全按照马汉的理论去做。等到海军筹建好了,马汉又是提议,随便找个理由,没有的就自己制造一个,把其他国家的海外势力干掉,然后迅速的去控制住世界上重要的通航水道。根据此提议,美国于1898年对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发动战争,史称"美西海战",美国海军进攻菲律宾,占领马尼拉,一战就把西班牙给打衰落了,美国却崛起了。美国后来继而又是趁势占领古巴。到如今,古巴的关塔纳摩还是美军基地。所以说,宋育仁的计划胎死腹中,错过的不只是一个机遇,同时更是错过了一个时代。一个可以摆脱殖民国社会而转为帝国主义的时代。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5-1 00:32
本帖最后由 飞来雁 于 2019-5-1 00:38 编辑

       第十五章节 啼笑皆非的"讨敌檄文"
       翻查甲午史料,大家不难发现,由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程度,技战术理念,指挥体系以及兵员素质的不同,在战场上呈现出来着巨大落差。一方因为目标明确,配合得当,故而高歌猛进,摧枯拉朽。另一方则因为派系分明,相互观望,故而导致前途迷茫,节节败退。然而即使这样,清廷上下还是有人乐观的认为:说到底,日本不过就是东洋之上一蕞尔小国,大清虽然败了几仗,但是凭着地大物博,总是还有翻盘的机会。当务之急,必须先要找人挡住日军的锋芒,确保京城不失。谁能担任这个力挽狂澜的角色呢?清廷想到了一个人。
        刘坤一,湖南新宁人,江西总督,按履历而言,其属湘军余脉,有过对战太平天国的"功绩"。当时的清廷之所以想到这位身处南方的地域大员,那是真的是慌了:北洋水师打败了,淮军也打败了,日本第一军已经杀过了鸭绿江,日本第二军在旅顺"笑屠"2万中国人后,改番号为"山东作战军",从辽东踏浪而来,直扑山东半岛,准备在消灭了北洋水师之后,与关外的第一军形成合力,对北京发起钳形攻势。在走投无路之下,清廷遂下旨,着刘坤一召集湘军出关作战。刘坤一自知此役难有胜算,但是君命难违,只好勉强带兵到达山海关,但是没有立刻出关作战。清廷随后一再催促,刘坤一还是扭捏不战。最后实在是推无可推了,刘坤一这才向清廷举荐出他手下的一个人------吴大徵。
       翻找资料得知,吴大徵,江苏苏州人,金石学家,书画家,任过湖南巡抚,也曾任左都御史,当过编修,学政。用今天的话来说,大体就是地方上的教育局官员,文官一枚,并没有从军经历。生平唯一能与军旅打上交道的一次,就是曾在陕甘总督兼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营中协助训练过士兵。然而,凭着这么一点几乎都可以忽略的"功绩",不知天高地厚的吴大徵竟然主动的向刘坤一进言,说自己可以带兵出关,收复失地。刘坤一当时正愁眼下没有一个垫背者,见得吴大徵抢上台面,自己自然而言的便就做了顺水人情。
        对于吴大徵的具体情况,清廷也是知道的,书生一枚,根本不懂军事,按道理说在此节骨眼上是不堪大用的,但是如今"蜀中无大将",唯有书生上战场。皇帝大笔一挥,50余营的兵力即便尽数归入吴大徵麾下。而吴大徵在接受任命之后,亦然带领着这50余营的兵力,即日开赴海城。
       按说自身不懂军事,怎么也该有个随行军师作为参谋官才好。然而,此刻早被雄心壮志冲昏了头脑的吴大徵,胸中无时无刻翻涌的都是古代优秀将领的事迹,像是岳飞,杨家将等。为了要有实在感,他还特地找了一个汉朝的将军印(吴大徵平日爱收藏古物,有这个东东不奇怪)配带在身。这是因为他觉得,老祖宗留下的印章能带给他力量。而在他带兵到达预定作战地点的时候,中外史上一件超级奇葩的事情发生了。
       本来坐拥50余营共计3万之众的统军大帅吴大徵,却是仿佛一下的回到了文官本来的面目。此刻并没有与众将商议如何攻城,而是自己闷在屋里,写下了一篇字正腔圆的"讨敌檄文"。在其中,吴大徵大概如下写道:"本大臣率兵50余营,训练三月之久,现由山海关东征至此。本大臣所领军士,训练有素,枪炮齐备,而你们侵华日久,肯定人困马乏,怎么能敌我的生力军呢?我看不如这样,一旦开战,我会在战场上设立免死牌。不想死的,看到免死牌就跪下,交出刀枪,我们届时自当好酒好菜的招待。等仗打完,我们就派船只把你们送回日本。如若不听我劝,那你们就来跟我打上三次,我保证你们打一次输一次。老子言而有信,上有天地,下有鬼神,本帅绝不食言!"如此檄文一出,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然而鬼神恐怕不是被吓的,而是笑的。日本人在得此檄文以后,大笑之余,还将它刊登在了《日清战争实记》上,日本举国顿然将此当作是一个滑稽的事情。
        吴大徵为何会下这样一个檄文?其实这就是代表了那个时代清军高级将领普遍的一种知识积累。当时许多的将领所获得的军事指挥知识,不是来自亲身经历或是与外军交流,而是来自一本书。不是《孙子兵法》,也不是《纪效新书》,而是《三国演义》。吴大徵的檄文,很显然就是仿效了十八诸侯讨董卓一章,想要先在道德层面上拿到制高点。与此同时,吴大徵又向清廷提出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建议。比如说听到前线士兵讲日本人有防弹衣,故而刀枪不入。清军也可以按此制作,然后甚至还总结出来一套制作方法:用十层的牛皮纸糊在一起,就可以作防弹衣用,后来也真的去造。如此这般,不光是当时的日本,就是今日的国人,估计也会感到苦笑不得。见日军无人来降,吴大徵只能挥师攻城。1895年2月16日,海城之战正式打响。据记载,清军此役投入兵力为16000,而防守海城的日军只有5800,但是结果此阵日军仅战死3人,海城岿然不动。2月22日,吴大徵再次组织攻城,17000的清军打了半天,战果只是歼敌4人。2月27日,吴大徵第三次进攻海城,依旧无法达成目的。至此,吴大徵在檄文中向日本人夸口的"来跟我打三次,我让你们打一次输一次"的豪言,全部应验到自己的身上。经此三役,清军死伤无数。
        为什么如此不堪,就是因为兵员素质太差。进攻海城的部队,当时有湘军,从平壤败退回来的淮军,也有八旗依克唐阿的东北地方部队,数量虽然可观,但是这些部队中普遍的成员是农夫,猎户。这些人不曾打过仗,对战场情况一无所知。结果城内的日军只是向天开了一枪,上万清军即便土崩瓦解的溃退下来,自相践踏。每次都被城里的日军打反击,最后一次,甚至还被人家来了一个里应外合。这伙人仗打败了,还要埋怨自己的武器,说德国的毛瑟枪不如中国的土枪好用。理由是什么?就是清军没有经过训练!毛瑟枪的标尺怎么打不知道!而国产的土枪,因为装填的是霰弹,发射时一打一片,瞄不瞄准的没所谓。而从日军缴获的一些文件来看,当年的这些部队还是花了重金雇来的,也就是临时抓的壮丁。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5-4 08:09
        第十六章节  "康熙年间的军事地图"  寻找"曾经的藤甲兵"和"昔日的关宁铁骑"
        为了阻挡日军的进攻,清廷当时真的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临时起用吴大徵,曾在1885年镇南关大破法国侵略军,当前早已退役的老将冯子材,也在这个时候接到清廷的圣旨而被迫重新披挂上阵,令他火速率10营广东兵勇赴江南驻防。
        而在当时,冯子材其实已经是77岁高龄了,退役的7、8年间,他除了每天锄田,也几乎没有再摸过刀枪了。据说,因为担心冯子材的身体吃不消,两江总督张之洞专门派人问询过冯子材的情况。冯子材回复说自己身体虽老,但是还是可以随时出征御敌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手头无兵,当年那支在镇南关扬名四海的部队,早因边地绥靖而解散。如今再战,就得重新招募,花费时间是一定的。最终,冯子材也算不负所望,共募得20余营兵力,准备北上。张之洞对此非常高兴。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当冯子材率领着20余营兵力,依靠步行赶到驻地时(1895年1月出发),时间已经是1895年4月16日了。第二天,也就是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日相伊藤博文在春帆楼上正式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只是由于冯子材此刻消息传递不畅,还在进行战前部署。
        虽说战争在大半天以后即便宣告结束,但是身经百战的冯子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会遇到这样一件奇葩事件:那就是在到防不久,其认为某地的一个港口重要,遂着人调来地图观察,以便扼要设防。确认无误之后,便就马不停蹄的赶到预定位置,以设炮台,防大海。谁料先锋营官率众到达后,两眼都傻了,面前没有大海,只有陆地。怎么回事呢?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军事地图,居然还是康熙年间的,原标的海口,早因泥沙的沉积而没有了!从这样的一个小例子可知,整个清廷的军事体制,已经是烂到底子了,完全没有力量了。这就注定了,为何要对日本乞和,再不合议签约,清廷说不定当年就寿终正寝了。
        而根据一些清史专家所说,为了抵御日军,除了征召冯子材,上提吴大徵,当时甚至还曾想到过更加不靠谱的方法:《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清廷内部这阵居然有人想到,如果当年诸葛亮拿藤甲兵都没有办法,那么倭人,应该对此也没法子吧?于是下令,着人赶紧去找,去找藤甲兵的后人。除此,他们还曾想到了吴三桂手下曾经的劲旅,让清军八旗,绿营都闻之胆寒的"关宁铁骑"。其逻辑思维就是,当年的关宁铁骑让自己的祖先那么头痛,就如现在的日本人一样,那倒不如让他们之间相互碰碰,说不准就负负得正,问题也就解决。于是,又是马上着人去找"关宁铁骑"的后人。就这样,从征召77岁的老将,到寻找小说中的藤甲兵,再到寻找自己的死对头"关宁铁骑",清廷在应战的问题上越走越离谱。从冯子材的应征,藤甲兵的上阵,反映出来什么?就是清廷在军事上已经山穷水尽了,但凡还有一点部队,都不会想出这样怪力乱神的东西出来。满朝文武像是疯了一样,奇幻神绪满天飞。被逼得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著名部队的地方,必然还有这支部队的存在。找人去把这些部队召来,一切就能扭转乾坤了。
        哎,真的是见过脑残的,就没见过这般"蛋白质"化的。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5-4 08:14
       第十七章节 "蒸发"了的正规军
       纵观整个甲午战争的进程,各版本的历史书册在多数的时候,提及次数最为多的自是"北洋水师",其次就是李鸿章手里的"淮军",刘坤一手里的"湘军",而张之洞手中的"南洋水师",虽说其并未直接参战,名声不如"北洋水师"显赫,但是当年中日两国的人,起码均是知晓这支部队的存在。唯独号称"带甲百万"的八旗绿营军,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蒸发"了一样,这样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陈悦所著之《沉没的甲午》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1894年7月4日,李鸿章曾经向清廷上过一个奏本,奏本当中明确提出,当时驻守在旅顺口,大连湾,烟台,大沽炮台等处的边防部队人数为53281人,而且这些都是北洋自己的部队(属淮系)。李鸿章言下之意,就是强调这些部队为地方部队,而不是清廷真正的正规军。那么清廷的正规军是哪些,当时又是哪去了呢?淮军又怎么不属于清廷编制的呢?
        据《沉没的甲午》中记载,清朝自1644年入关以后,全国就以八旗和绿营军队为经制常备军,拥有国家正式编制。而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全国的八旗兵力为25万余人,绿营的兵力则为44万余人,总计全国常备军为70万左右。简单的看数字,这是日本全国常备兵员的3.5倍,但是,当年却是出现了李鸿章没有把任何八旗绿营兵算计在内的咄咄怪事。书中为此接着解析:这种怪事的缘由,归根到底是清廷朝堂当中人尽皆知,但是又说不得的状况。那就是自从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八旗,绿营的战斗力每况愈下,不仅是武器装备缺乏更新,更重要的吏治的腐化和训练的废驰。而按清廷对八旗兵马的部署,本身也有致命硬伤。当初清廷入关后,八旗兵马一部分驻扎北京,一部分散布在各个重要城市,绿营则是散布到各个县城里头。由于分散布置日久,这些部队早就拢不到一起了。而且八旗和绿营属于世袭化建制,成员个人及家庭全由政府供养。为了供养这批人,清廷每年必得耗费财政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是1875~1888年北洋水师建军所花的钱的总和。也就是说,每年国家花着2000万两,养的却是一批不会打仗的人。在长期的纸醉金迷的安逸环境与似有实无的荒废纪律摧化底下,鸦片战争中,八旗绿营被西洋列强的舰炮打得鼻青脸肿,疲于奔命,而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时更是全无用处,只能是勉强的充当着维持社会治安的角色。就这样,曾经让中原汉人闻风丧胆的八旗绿营,经过了250年的岁月洗礼,到1894年的时候,早已成为了一帮顶着国家正规军空帽,实际上却已失去了战斗力的乌合之众!
        正规军差劲如此,清廷只得让各处地方大员分别的在各自的辖区招募士兵,以备战事。由此一来便就有了派系一说。无论平时战时,这些不同地域的部队之间各为其主,互不联系。因此李鸿章在奏本当中所提及的五万清军,搞明白了其实就是淮军的精锐班底,其中有三,四万人还是炮兵。剩下一支不足万人的部队,那时正驻扎在天津小站屯田,这支一万不到的部队才是淮军真正的野战军。而到了甲午年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颠倒的情况。因为前线的兵不够用,本来训练了十多年,用来守炮台,操作克虏伯大炮的炮兵,被应急的抽调出来当野战军上阵去了,而那真正不足万人的野战军却开赴了平壤。这个时候,炮台成了真空,要守炮台,只得临时招募新兵。如此一来,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炮兵在野战中一败涂地,而当日军进攻到炮台下面的时候,守炮台的居然是一帮连基本炮台操作都不会的新兵。至此,淮军的五万余人七零八落,全部崩溃。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5-4 08:19
        第十八章节 南洋水师的无奈
        当时日本主力攻入旅顺,在旅顺设立了"征清大总督府",但事实上日本当时对华投入的兵力并非是日本军力的全部。根据掌握的情况,甲午开战之时,日本的海军只是派出了联合舰队的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两个舰队参战,日本联合舰队当时尚有第二,第三,第四游击队的数十艘舰和本土后备舰队没有参战。另外,日本还向英国订购了多艘远超北洋水师"定远","镇远"的铁甲舰。只是由于中立条款和建造周期的问题,待到这些舰只到位时,战争早已结束。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后劲到底有多强?当时的日本陆军,投入到中国战场的是4个师团,但是事实上其常备师团有7个。另就海战来说,曾经有人妄想:北洋水师没了,中国还有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州水师,他们还可上阵,然而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广东水师最主力的三舰"广甲","广乙","广丙"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赶去增援了;福建水师则是在中法战争以后,就已经一蹶不振了,连一条像样的军舰都没有,只剩一些的小船过去也不顶用;南洋水师当时虽然尚有5艘巡洋舰,但是其实南洋水师从它筹办开始,直到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一支还没有练成的部队。当年为了能让北洋水师尽早成军,南洋大臣沈葆桢便无私的上奏,建议将每年本属南洋水师的200万两费用全数给了北洋。为此,南洋水师的作训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舰队在海上航行时,连最基本的阵法转换都不会。管带舰长的能力,也只仅仅是停留在把军舰开动起来就已经不错的地步。故曾经在北洋水师尚未出战前,李鸿章就同张之洞商议,希望南洋水师能够北上支援。张之洞在无奈之下,也对李鸿章透露了实情,说北洋要是用舰,那就你们派人过来把军舰开走吧,我们这边的人实在不行。


附:《北洋海军军歌》   萨镇冰手书
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及五云端。
海波澄碧春晖丽,旌节花间集凤鸾。

======全文完======
作者: 陌上尘    时间: 2019-5-8 14:03
厉害!我要慢慢看,慢慢学习!
作者: 飞来燕    时间: 2019-5-31 09:22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打破的!
作者: 飞来雁    时间: 2019-5-31 20:24
哎,就是被打爆了。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