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墨诗社

标题: 【乡诗分享】欧陆风情哈尔滨 [打印本页]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2 22:13
标题: 【乡诗分享】欧陆风情哈尔滨
哈尔滨是个在唐诗宋词里没有提及的地方。史料记载: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到19世纪末,哈尔滨才初具城市规模。所以我觉得春暖这题目好难,于是就向他抱怨,于是他向我推荐了“宁古塔”。
说起宁古塔,就不得不说下黑龙江流域的流人文化。黑龙江地区,辽金以来就成为流人大量聚居之地,仅明代出现断层,清初又形成一个新的高潮。流人中有许多高官大吏、文人学者,以及形形色色的普通知识分子,流放前饱读儒家诗书,受过严格儒家教育,流放后仍然不废诗书,或登山临水,吟咏塞外的山川景物;或长歌当哭,抒写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感;或凭吊古迹,考察旧俗,讴歌历史上的名人、要事,记载当地的风俗、物产等,从而写出了大量的诗词。从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吏科给事中陈嘉猷被判处流放宁古塔开始,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宁安等地)、齐齐哈尔、瑷珲、三姓(今依兰)等地相继成为清廷向黑龙江流放犯人的重要戍所。自雍乾之际,清廷用兵西北后,流人数量虽趋减少,但至清末始终未曾间断。这些流人中的一些文人至戍所后,往往旧习未改,吟咏不辍,经常“雪窖联吟,冰天共酌”,“商榷图史,酬唱诗歌”,或“谈诗论史,每至夜分”。基于此,他们创作了大量诗词,有的还结成诗集。最著名的当属清初江南才子吴兆骞,在顺治十四年南闱科场案中被人诬陷负屈遣戍宁古塔23年,著有《秋笳集》。其诗颇受当代人之推崇,多数以东北塞外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为素材,尤其是大量与抗俄斗争有关的诗歌,更富有现实意义。但是,我却没去过宁古塔,所以对此也没有相应的感悟。而且,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流人创作的关于哈尔滨的诗词。
直到1896年以后,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attach]708[/attach]
哈尔滨没有唐诗宋词,但是有《竹枝词》,虽然年代不久远,但总算是前人所写吧。
竹枝词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学习四川民歌“竹枝”和“杨柳枝”,并效仿屈原的离骚而创造的富有民歌风味、类似七言绝句体式的歌词。(也算沾上点唐风吧)近代哈尔滨的竹枝词大多以吟咏哈尔滨的欧化风情为主,鲜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民国十二年夏(1923年)前绥化知府、时任中东铁路公司董事的成多禄正客居哈尔滨。成多禄 (1864-1928)吉林人,著名书法家。他精诗文、功书法、诗词、文稿,墨迹遍及东北三省,驰名全国,被喻为“吉林三杰”之一。民国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届参议院议员,民国教育部审核处处长,且为官清廉,被群众誉为“清廉太守”。写有《哈尔滨竹枝词十首》选一首:
徙倚松花唱竹枝,一春羌笛怨参差。
巴黎声色今何似?心醉欧风总不知。
这组词一共十首,其中有七首,全部吟咏哈尔滨的欧化风气,反映了当时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的欧化程度,殖民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内。诗人对于这种沉溺于欧化而不自觉的人们用一句“心醉欧风总不知”。给予了否定,可以想象,当时诗人是以怎样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组诗的。当时许多诗人吟咏松花江、太阳岛者,诗中多有“蛮女”、“蛮姬”,主要指俄国女人。她们在江边游泳、跳舞、沙滩纵横,均反映了哈尔滨当时的开放程度。民国17年(1928年)刘恩格《滨江竹枝词》之一这样写道:
香车宝马驶如梭,统扇轻衫笑语和。
齐向太阳仙岛去,鸳鸯队队浴晴波。
这一首描写了情侣在太阳岛上游泳的情景。就像朱自清先生在给叶圣陶的信里这样写到:道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女人比那儿似乎都要多些。据说道里俄国人也只十几万;中国人有三十几万,但俄国人大约喜欢出街,所以便觉满街都是了。你黄昏后在中国大街上走(或在南岗秋林洋行前面走),瞧那拥拥挤挤的热闹劲儿。上海大马路等处入夜也闹攘攘的,但乱七八糟地各有目的,这儿却几乎满是逛街的。……
这里人大都会说俄国话,即使是卖扫帚的。他们又大都有些外国规矩,如应诺时的”哼哼”,及保持市街清洁之类。但他们并不矜持他们的俄国话和外国规矩,也没有卖弄的意思,只看做稀松平常,与别处的”二毛子”大不一样。他们的外国化是生活自然的趋势,而不是奢侈的装饰,是”全民”的,不是少数”高等华人”的。一个生客到此,能领受着多少异域的风味而不感着窒息似的;与洋大人治下的上海,新贵族消夏地的青岛,北戴河,宛然是两个世界。……
[attach]709[/attach]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中国大街”就是位于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哈尔滨的欧化程度从“中央大街”可见一斑: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现在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被誉称“东北一街”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奇特的是中央大街上铺的石头,他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由1924年以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社监工完成的。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attach]710[/attach]
欧洲风格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如今,走在中央大街上仍然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当然还是以俄罗斯人居多。就连马迭尔宾馆的阳台音乐会,歌手也都是俄罗斯人。他们在阳台上卖力的歌舞,和站在中央大街上的中国人挥手、呐喊互动,仿佛已经融入这座城市。这样的夜晚,你会恍惚觉得正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地方。
如果说民国时期的哈尔滨欧化风是由于殖民统治所致,那么今时今日的哈尔滨已经成为一座真正对外开放的城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已经成为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还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如果当年的诗人能在现在看到哈尔滨的一切,吟咏的内容该大有不同吧。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2 22:15
看题目:耕夫的是:唐风雅韵李杜店
我的是:欧陆风情哈尔滨,貌似对仗哦
看内容像是哈尔滨宣传片
作者: 西部春暖    时间: 2015-6-22 23:00
图文并茂,蛮好。所引竹枝词虽小,却有家国之思。
此外,哈尔滨不是有大才女萧红么?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2 23:10
西部春暖 发表于 2015-6-22 23:00
图文并茂,蛮好。所引竹枝词虽小,却有家国之思。
此外,哈尔滨不是有大才女萧红么?

真没想到她~尽往久远的年代想了。只好有时间再写一个了
作者: 耕夫    时间: 2015-6-23 06:39
凌寒 发表于 2015-6-22 22:15
看题目:耕夫的是:唐风雅韵李杜店
我的是:欧陆风情哈尔滨,貌似对仗哦
看内容像是哈尔滨宣传片{:1_122: ...

不错不错,文说图像。不过,确有广告嫌疑
作者: 西部春暖    时间: 2015-6-23 12:42
建议再加点作者走在这欧陆场景中的感受就更好了。
我假想漫步其间,是故乡还是异国?文化的构建与交融充满和谐还是冲突?历史留给我们荣耀还是屈辱?文化先贤的乡情与我们有何同异?
一切的一切,确实值得品味。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6-23 13:17
写的蛮好嘛。凌寒姐你谦虚了。广告的味道么是有一些的,但也没什么不对嘛,又不是作虚假广告。看了文中的图片,感觉建筑似乎大多是俄国风,让我有一种置身莫斯科的感觉。
作者: 西城子    时间: 2015-6-23 15:57
哦, 原来哈尔滨是旧石器时代进化来的,果然历史悠久. 随便捡块石头都可进国家博物馆的. 李杜只是副产品了.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5 22:06
西部春暖 发表于 2015-6-23 12:42
建议再加点作者走在这欧陆场景中的感受就更好了。
我假想漫步其间,是故乡还是异国?文化的构建与交融充满 ...


春暖说的确是个问题,但问题是殖民历史只是历史,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很深的感受,真的说不清楚。现在的哈尔滨随处可见俄罗斯人,有的住在高档社区,有的则在洗浴等地做着比较底层的工作,东西方文化交融了么?哈尔滨人喜欢吃西餐,我也是,有时候还自己做(超市里有半成品,略微加工下就可以了)。西餐厅基本都是俄式的,有的甚至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俄罗斯人。到那里用餐谁能分出来是在中国还是俄罗斯?看到客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确定是在中国。有时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有一点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就是中国人的“对外包容”。可能对同胞很苛刻,对外国人却不管是什么阶层的,都用非常包容甚至是非常热情的态度去对待。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作者: 西部春暖    时间: 2015-6-26 08:31
“交融”与“包容”就是个好主题。对这一点,您会比我们体会得生动。
盛唐的五彩缤纷,就是交融与包容的典型,文臣武将都有许多外籍人士,宫里坊间都有许多外来元素,海纳百川,才成其大。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7 23:23
西城子 发表于 2015-6-23 15:57
哦, 原来哈尔滨是旧石器时代进化来的,果然历史悠久. 随便捡块石头都可进国家博物馆的. 李杜只是副产品了.

今天想去江边捡块石头来着,但是人太多,没捡着
作者: 西城子    时间: 2015-6-28 16:35
凌寒 发表于 2015-6-27 23:23
今天想去江边捡块石头来着,但是人太多,没捡着

讲到石头, 中外都是狠疯的. 记得2012年英仙座大流星雨(蓝色火球) , 这里主要以英仙座的为多,常有, 民众装备金属探测器有整个工兵营这样在北湾荒野一带找石头. 哈尔滨石头这么有名, 怕不几天成了和田.. 古人有 十五城池峰火连天争一碧, 三千弱水红楼追梦说一石. 不知是枪杆子厉害还是笔杆子厉害. 搞到后来, 有人说枪杆子笔杆子一齐抓, 呵呵,这是题外话了. 这散文随笔后面现小诗几首就变的生动精彩了. 赞! 学习大作.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6-28 20:42
凌寒 发表于 2015-6-27 23:23
今天想去江边捡块石头来着,但是人太多,没捡着

有机会来捡宝石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8 22:48
风流剑侠 发表于 2015-6-28 20:42
有机会来捡宝石

呵呵,欢迎啊,我和你一起去,你是有福之人,说不定就捡着了呢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8 22:50
西城子 发表于 2015-6-28 16:35
讲到石头, 中外都是狠疯的. 记得2012年英仙座大流星雨(蓝色火球) , 这里主要以英仙座的为多,常有, 民众装 ...

这篇文章还是要改一改,遵从春暖的意见,增加一些东西
作者: 西城子    时间: 2015-6-29 04:38
凌寒 发表于 2015-6-28 22:50
这篇文章还是要改一改,遵从春暖的意见,增加一些东西

这样好像是要到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阵势.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6-29 23:17
西城子 发表于 2015-6-29 04:38
这样好像是要到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阵势.


作者: 风流剑侠    时间: 2015-6-30 15:49
凌寒 发表于 2015-6-28 22:48
呵呵,欢迎啊,我和你一起去,你是有福之人,说不定就捡着了呢

哈哈,说的我心里还有些小激动呢
作者: 唐敖    时间: 2015-7-3 10:06
凌寒 发表于 2015-6-22 22:15
看题目:耕夫的是:唐风雅韵李杜店
我的是:欧陆风情哈尔滨,貌似对仗哦
看内容像是哈尔滨宣传片{:1_122: ...

哈哈哈哈,好的很!宣传的到位!在哈读了两年书,觉得时间短了点儿。
作者: 唐敖    时间: 2015-7-3 10:08
凌寒 发表于 2015-6-28 22:48
呵呵,欢迎啊,我和你一起去,你是有福之人,说不定就捡着了呢

啥时候也能去捞几块呢?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26 19:08
唐敖 发表于 2015-7-3 10:08
啥时候也能去捞几块呢?

咱们离着这么近,等我捞着了给你送去
作者: 凌寒    时间: 2015-7-26 19:09
唐敖 发表于 2015-7-3 10:06
哈哈哈哈,好的很!宣传的到位!在哈读了两年书,觉得时间短了点儿。

欢迎回来看看




欢迎光临 飘墨诗社 (http://piaom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